姓名、电话、邮箱、想找啥岗位(求职意向),这些肯定不能少。但别光列信息,加一句简短有力的个人介绍会更出彩,比如“做了五年界面设计,专搞品牌视觉和优化用户体验”,这样人家一眼就知道你是干啥的、擅长啥。
工具和能力:别只说“会用”,得说“懂多少、能干嘛”。咱设计这行,工具和能力就是硬实力。常用的设计软件,像Figma、Sketch、Photoshop这些,最好标清楚掌握程度,比如“熟练用Figma做组件化设计”“能靠Sketch出高保真原型”,让公司一眼就知道你能不能上手干活。
光说软件还不够,界面排版、搭色彩体系、搞组件化设计、做响应式布局这些核心能力,也得写明白。要是你还懂点交互逻辑、会做简单的用户研究,甚至能看懂点前端代码,千万别藏着——这些都是加分项,能让你比别人多一层优势。
写工作经历最容易写得平平淡淡,但偏偏这部分最得下功夫。别总说“我负责XX”,比如“负责电商App首页设计”,这种话跟没说一样。不如多讲你干出了啥结果,比如“改了某电商App的首页,调整了布局和视觉动线,结果点击率涨了18%,转化率也多了12%”。用数据说话,比啥华丽辞藻都管用。
项目经验是最好展示设计思维的地方。别贪多,挑两三个你全程参与的重点项目,从背景到结果,完整说一遍。比如“之前有个工具类产品,用户说操作太麻烦,我先跟用户聊了聊找问题,再重构了操作流程,最后把用户完成任务的时间缩短了30%”。这样的案例,既能看出你的专业能力,还能证明你不是只会画图,还会解决实际问题。
作品集就是UI设计师的第二张脸,简历里一定要附上链接——个人网站、Behance这些平台都可以。但千万别只放一堆最终设计图,内容得扎实:从最开始的想法、设计策略,到中间改了几版、为啥这么改,再到最后落地的效果,都得展示出来。要是能加几句设计说明、关键决策的原因,或者放个动效演示,人家更能看出你的专业度。
教育背景不用写太细,学校、专业、毕业时间说清楚就行。要是有设计相关的奖项、培训经历,或者会其他语言,也能加,但别写太多——别让这些次要信息盖过了你的设计能力和项目经验。
另外,整份简历最好控制在一页内。排版清晰好读比搞花里胡哨的设计更重要,别为了追求视觉效果,把关键信息都遮住了,那可就本末倒置了。
不同公司对UI设计师的要求不一样:有的看重视觉好不好看,有的更在意组件化、设计规范严不严。投之前花几分钟看看公司业务和岗位要求,稍微改改简历——比如人家要“组件化设计能力”,你就多提提你之前搭组件库的经历,这样命中率会高很多。
还有,写完最好找业内朋友或前辈帮你看看,有时候你自己没注意到的小问题,旁观者一眼就能看出来,改改之后简历会更完美。
其实一份用心的简历,不只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更是你设计能力和职业态度的体现。内容扎实、说清楚能力、视觉上舒服不抢戏,这样才能帮你从一堆简历里冒出来,拿到心仪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