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法律上怎么界定。宪法确实保障咱们说话的自由,但到了职场,员工的言行还是得守公司的规矩,讲职业道德。按《劳动合同法》的说法,如果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公司有权开除。这里的关键是两点:公司的规定合不合法、合不合理;员工的言论到底够不够“严重违纪”的程度。
要是公司压根没明确规定说不准在社交平台发某些内容,或者这规定没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也没公示过,就凭员工发了几句抱怨就开除,那十有八九是违法的。退一步说,就算公司有规定,也得看员工说的话到底过没过界。比如就单纯吐槽加班多、工资少,没带脏字、没骂人,那通常不算严重违纪;但要是骂领导、造谣公司快倒闭了,甚至泄露了商业秘密,那公司开除就可能是合法的。
再看看法院一般怎么判,不同情况结果差得挺多。那些公司胜诉的案子里,员工多半是说了特别过激的话。比如有人在朋友圈用很难听的话骂老板,或者瞎编事实说公司坏话,毁了公司名声,法院一般觉得这超出了正常表达的范围,公司开除没毛病。
而员工打赢官司的情况,往往是说话比较温和,或者公司根本没立好规矩。比如有个员工在朋友圈说“加班太多,工资太低”,没针对具体人或公司造谣,法院就认为这是正常表达,公司开除属于违法,得赔钱。
那要是真因为社交平台上的言论被公司警告甚至开除了,该咋办?先冷静下来分析分析:公司的规定合法吗?自己说的话真的越界了吗?要是觉得公司罚得不合理,可以这么做。赶紧把证据留好:把自己发的内容截图,公司给的处罚通知、劳动合同这些材料都存好,别弄丢了。查查公司的制度:看看公司到底有没有明确规定,这规定是不是走了合法程序制定的,有没有公示过。先协商,不行就投诉:可以先跟公司沟通沟通,要是谈不拢,就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对公司来说,想避免这种纠纷,也得好好规范管理。最好是制定个合理、清楚的社交平台行为准则,通过合法程序让员工都知道。处罚的时候也别一上来就开除,最好循序渐进,比如先警告,实在不行再重罚。另外,得给员工申诉的渠道,让人家有机会解释,别因为管理不当惹上法律麻烦。
现在社交平台这么普及,员工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但说话得有分寸;公司可以管员工的行为,但不能滥用权力。真有争议了,两边都得按法律来,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具体遇上事儿了,最好问问专业律师,让他们给点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