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不能光因为员工绩效考核排倒数,就解除劳动合同。法院处理这类案子时,基本都认为:排名靠后不代表这人不能胜任工作。要是公司没给培训,也没调岗,直接拿“末位淘汰”说事儿把人辞了,十有八九会被认定是违法解除,得给赔偿金。
就像之前有个科技公司,员工连续两个月考核倒数第一,公司直接把人开了,最后法院判公司违法,得给双倍经济补偿。
那公司要合法辞退员工,得满足啥条件呢?就算员工真的能力不够,公司也不能说开就开,必须走这几步:得拿出证据证明员工不胜任工作。考核标准得明明白白,不能光靠主观排名说了算。得先培训或者调岗。不能直接辞退,得给员工改进的机会。考核制度本身得合法。规则必须经过职工讨论之类的民主程序,还得公示让大家都知道。要是公司跳过这些步骤直接裁员,员工完全可以维权。
真遇到“末位淘汰”要怎么办?看看公司的制度合不合法。要是公司从没公示过考核标准,或者这制度根本没经过职工讨论,可能从根上就无效。别轻易接受违法辞退。如果公司直接拿“末位淘汰”让你走,你可以主张这是违法解除,要求双倍赔偿(也就是常说的2N)。关键是收集证据。劳动合同、考核表、辞退通知(要是口头说的,记得录音)、工资条、社保记录,还有培训或调岗的相关文件,这些都得留好。维权的路子有这么几条: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这个快,但主要是调解;也能申请劳动仲裁,这个强制力更强,赢了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去法院起诉。
另外,得警惕公司那些变相裁员的手段。有些公司不直接辞退,而是想办法逼你自己走:比如突然调岗,从办公室扔到偏远的仓库;或者不合理降薪,拿绩效不达标当借口,一下降很多;还有的故意把KPI设得高到根本完不成。遇到这些情况,员工有权拒绝不合理的安排,照样可以通过法律维权。
“末位淘汰”这事儿本身不违法,但公司必须按规矩来,不能随便就把人开了。要是遇到不公平的对待,咱劳动者得积极留好证据,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公司也该好好制定考核制度,别因为违法裁员惹上麻烦。
(这篇就是给大家提个醒,具体法律问题最好还是问问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