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到底差在哪儿?说简单点,劳动关系是受《劳动法》保护的,核心是“被管着”——比如骑手得听平台的安排,收入主要靠平台,干的活儿也是平台的核心业务。这种情况下,平台就得给交社保、保证最低工资、给加班费这些。而劳务关系就灵活多了,双方是平等合作,按送的单子算钱,平台不管那么多,也不用承担交社保这些义务。
骑手不一样,关系也不一样。专送骑手,更像正经员工,专送骑手一般都是平台或者合作的公司直接管着,有固定的上班时间、统一的衣服和装备,系统派单就得接,不接可能还得罚款。收入大多是“底薪加提成”,或者按月发,主要靠平台才能有稳定收入。就算没签正式的劳动合同,只要是这种情况,法院往往会认可是事实劳动关系,平台该担的责任跑不了。
众包骑手,更像打零工,像美团众包、蜂鸟众包这些,骑手啥时候接单自己说了算,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收入全看送了多少单,没底薪。电动车、头盔这些也都是自己备。这种情况,法院一般觉得是劳务关系。但要是平台用算法暗地里控制骑手,比如强制派单、要求必须接多少单,那可能就会影响最终的认定了。
平台的“小套路”和骑手的难处。有些平台为了少花钱,会想各种办法绕弯子,比如包给第三方公司,骑手名义上是劳务派遣公司的人,平台就想借此躲开直接责任。让骑手办个体户执照,让骑手自己注册成个体工商户,把劳动关系说成是“商业合作”,这样就不用交社保、不用赔工伤了。
但这些操作,表面上好像把平台和骑手的关系切开了,可要是骑手实际上还是被平台管得很严——比如必须在线多长时间、动不动就罚款,法院还是可能认可是劳动关系。
骑手该咋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是骑手觉得自己应该是劳动关系,但平台不给交社保、出了工伤不管,能这么做。攒证据:工资转账记录、派单截图、罚款通知、工作群聊天记录这些,都能证明实际是怎么干活的。跟平台或外包公司谈谈:要求补签劳动合同、补缴社保,或者把欠的工资结清。找劳动仲裁或法院:谈不拢的话,就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劳动关系,把该得的权益要回来。
平台咋用工才合规?对平台来说,与其在法律边缘试探,不如规规矩矩用工。专送骑手该签劳动合同就签,众包骑手就说清楚是劳务关系,别含糊。专送骑手得交社保,众包骑手至少给上份商业保险,减少干活时的风险。要是名义上是众包,却用算法强制派单、定一堆苛刻的规矩,可能反而被认定为劳动关系,风险更大。
外卖骑手和平台的关系不能简单归成一类,关键看实际是怎么干活的。骑手得多懂点法律,把证据留好;平台也得合规经营,别为了省点钱,最后惹上更大的麻烦。随着相关法律越来越完善,以后平台用工会更规范,骑手的权益也会更有保障。要是有争议,最好问问专业律师,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