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倍工资的时效咋算?
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说,劳动仲裁的时效是1年,但具体从哪天开始算,各地法院的说法不太一样。现在大多数地方都用“按月倒推”的算法,就是说,从你申请劳动仲裁那天往前数1年,这期间的双倍工资才能要,超过1年的部分可能就没戏了。
举个例子:2024年5月1日入职,公司一直没签合同。2025年7月1日离职,然后申请仲裁。
按“按月倒推”算,从2025年7月1日往前推1年,就是2024年7月1日之后的双倍工资能要。那2024年7月到2025年5月这11个月的可以要,但2024年6月那1个月就拿不到了。
有些地方觉得,双倍工资的时效得从“公司违法结束”那天开始算,比如入职满1年,法律就默认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这时候才开始算1年时效。但这种说法现在用得少,多数地方还是按月算,所以千万别拖着。
二、两个关键时间点,错过就亏大了
1. 入职满1个月
法律规定,公司必须在员工入职1个月内签劳动合同,超过1个月不签,从第2个月开始就得给双倍工资。
比如5月1日入职,到6月1日公司还不签,那从6月起,每个月都能要双倍工资。
2. 入职满1年
要是公司拖了1年都没签合同,法律就默认你们已经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时候再想拿双倍工资就难了。
所以,最晚得在入职满1年之前去仲裁,不然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到。
三、为啥很多人拿不到双倍工资?
1. 拖太久,过了时效
很多人想着“等离职时一起算”,结果拖着拖着,前面几个月的双倍工资就过期了。比如入职2年才去仲裁,可能连最近1年的都拿不到。
2. 证据不够
光说公司没签合同没用,得证明自己确实在这家公司上班。工资条、打卡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同事作证都行,可要是啥证据都没留,仲裁时就很难赢。
3. 公司耍赖
有些公司会伪造合同,或者说“合同丢了”,这时候你没证据反驳,就可能被坑。
四、咋避免错过时效?
发现公司不签合同,越早行动越好。可以先跟公司沟通,让补签合同,同时把聊天记录、邮件这些证据留好。要是公司一直拖着,别犹豫,赶紧去劳动仲裁。
另外,入职时就得注意留证据,比如:录用通知、入职登记表;工资转账记录、社保缴费记录;工作安排、工作群聊天记录;考勤记录、工牌、工作照片。
这些都能帮你证明和公司有劳动关系,提高胜算。
双倍工资的时效就1年,而且多数地方按月算,拖得越久,能要的钱越少。要是公司一直不签合同,最好在入职满1年之前就去仲裁,别等离职了才想起维权。
最后提醒一句,不同地区的仲裁和法院可能有点差别,建议提前问问当地的律师或劳动部门,别让自己的权益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