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写求职信都踩坑,把简历里的经历又复述一遍。其实中间这段真正有用的,是回答简历里没说透的“为啥这么做”和“具体咋做的”。比如简历里写“某项目让用户涨了30%”,信里就可以多说说:当时是发现啥情况才启动这项目的?过程中碰到啥难题了?你们团队咋一起找突破口的?这些细节最能看出你咋思考、干活啥风格,也更容易让人记住你。
除了补背景,中间段还能好好展示你的个性和软实力。简历受篇幅、格式限制,只能客观说事实,但信里能讲点真实的小故事,让你的表达能力、沟通本事、扛压能力变鲜活。比如你简历提了“跨部门推进过项目”,信里就可以简单说说:当时不同团队有分歧,你咋化解的?咋协调资源把目标搞定的?甚至项目结束后你有啥心得——这些内容不光让简历里的条目更丰富,还能让人觉得你成熟、好相处。
要是简历里有些技能、经历跟现在应聘的岗位特别相关,可篇幅不够没说细,那就在信里重点强调。比如简历写“熟练用Python”,信里就举个具体例子:你用它处理过啥数据、解决了啥问题,甚至帮着提高了多少效率、省了多少成本。这样不仅能证明你真有这本事,还能让人看出你认真研究过这岗位,准备得特别充分。
表达的时候,不用故意搞啥复杂结构,自然点就行。比如从遇到的问题说起,讲你咋行动的,再说说最后啥结果、学到了啥——不用特意标“问题”“行动”“结果”,让内容顺着说就行。同时,多加点数据,比如“效率提高50%”“省了两周时间”,说服力一下子就上来了。但记住,补充的内容必须是真的,不能跟简历矛盾,也别吹得太厉害,这样才能让人觉得你专业、靠谱。
最后,中间段也能稍微提提跟公司价值观、业务方向搭边的事,让人家知道你不光能力匹配,还真理解、认同他们的文化。比如你可以说“特别喜欢贵公司上次搞的XX活动,理念特别好”,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我之前做XX事的时候,也是想着这个方向”——这种“互相认可”的态度,比光说“我能干活”更容易让人有共鸣。
好的求职信,绝不会只重复简历,而是靠细节、数据和故事,把你塑造成一个立体、真实、会思考的人。中间这段就是干这个的核心,让简历上的每条经历都有血有肉,也让读信的人好像真的看到了背后那个真诚又努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