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咱们总不好意思开口?好多人遇到这种事会选择不说,主要是两方面顾虑:一是怕影响同事关系,被人说“事多”“不合群”;二是觉得对方可能不是故意的,贸然提醒好像有点小题大做。但一直忍着噪音,不光休息不好,还容易让人烦躁,工作效率都跟着降。所以啊,找个合适的沟通方式挺重要的。
咋沟通才有效呢?要是同事只是偶尔外放,不妨用轻松点的方式提一嘴。比如笑着说:“这视频看着挺有意思,不过我中午想安静会儿,你能戴个耳机不?”大部分人听了这种话都会配合的。
要是对方还是老样子,那就找个合适的机会单独聊聊:“最近中午休息总被各种声音吵到,下午特别容易犯困,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比如午休时尽量戴耳机?”这样既说了自己的困扰,又给对方留了调整的余地,不至于让人家觉得被指责。
要是沟通效果一般,也能先自己想点办法,比如戴个降噪耳机或者耳塞。现在这降噪技术挺成熟的,既能挡住环境噪音,又不会完全听不见外面的动静,不至于错过重要事。另外,也可以调整下工位,比如在座位旁放些绿植或者隔个隔音屏风,能减少点声音干扰。
如果这问题不止你一个人遇到,也可以联合其他同事一起提议,定个办公室午休规矩,比如“12:30到13:30保持安静,需要开外放就去休息区”。有了明确的规矩,执行起来也方便。
特殊情况该咋处理呢?有时候外放的可能是老员工或者领导,直接沟通不太方便。这种情况可以先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同事也受影响,然后借着团队会议或者通过直属领导委婉提提建议。要是对方确实因为特殊原因,比如听力不太好、需要外放助眠,那可以商量个替代办法,比如用骨传导耳机或者把音量调低。
关键是要保持理性,多替对方想想。大多数时候,同事也不是故意制造噪音,只是没意识到会影响别人。沟通时态度友善点,别用指责的语气,更容易达成一致。要是试了好几次都没改善,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工作了,也可以跟HR或者管理层说说,毕竟好的办公环境是每个人都该有的权利。
职场里难免有点小摩擦,关键是用合适的方式解决。既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又顾全同事关系,才能让工作环境更舒服、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