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的构成:不只是基本工资那么简单。很多人以为工资就是合同上写的基本工资,但其实它包含的内容要多得多。按照法律规定,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比如病假工资)等。
比如,小张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合同上写的月薪是8000元,但实际到手可能有9000多,因为包含了500元的交通补贴、300元的餐补,还有上个月的绩效奖金。而小李在工厂上班,基本工资只有5000元,但加上夜班津贴、加班费,实际到手可能比小张还高。
关键点:基本工资是固定的,不能随意降低。奖金(如年终奖、绩效奖)要看公司规定,但写进合同的必须发。津贴补贴(如高温补贴、交通补贴)不是所有公司都有,但该有的不能少。加班费必须按法律规定给,工作日1.5倍、周末2倍、法定节假日3倍。
工资怎么发?时间、方式都有讲究。法律规定,工资必须按月支付,不能拖欠超过30天。有些公司喜欢“压工资”,比如这个月的工资拖到下个月底才发,这其实是违法的。小王在深圳一家小公司上班,老板总说“资金周转困难”,工资经常拖一两个月。后来小王去劳动局投诉,公司不仅补发了工资,还被罚了款。
关键点:工资必须按时发,拖欠超30天可投诉。 工资必须用货币支付,不能用实物代替。离职时,工资必须一次性结清,不能拖。
公司能随便扣工资吗?有些公司喜欢用各种理由扣工资,比如迟到扣钱、业绩不达标扣钱,甚至“末位淘汰”直接扣光绩效。但其实,法律对扣工资有严格限制。小刘在苏州一家销售公司上班,公司规定“连续两个月业绩垫底就扣光绩效工资”。结果小刘被扣了5000多块,他去劳动仲裁,公司被判违规,最后不得不把钱补回来。
关键点:公司可以合理扣工资,但不能乱扣。迟到扣款不能超过日薪的20%。业绩不达标可以扣绩效,但不能全扣光。
工资里的“隐形福利”:社保和公积金。很多人觉得社保和公积金是“扣钱”,但其实它们是你工资的一部分。公司如果按最低标准交社保,看似到手的钱多了,但长远来看吃亏的是自己。小陈在成都一家私企上班,公司说“按最低标准交社保,这样你到手工资多”。结果他买房时才发现,公积金贷款额度比别人低,商业贷款多还了几十万利息,后悔莫及。
关键点:社保和公积金是法律强制要求的,公司不能不交。缴费基数不能低于实际工资,否则影响养老金和公积金贷款。如果公司少交,可以要求补缴。
遇到工资问题怎么办? 保存证据:工资条、劳动合同、加班记录都要留好。 先协商:和公司HR或老板沟通,争取内部解决。投诉举报: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或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公司拒不改正,可以直接申请仲裁,成功率很高。
工资是劳动所得,该较真时别含糊。工资不仅是养家糊口的钱,更是法律保障的权益。遇到工资问题,别怕麻烦,该争取的一定要争取。毕竟,自己的血汗钱,值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