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要不要签合同?得看你咋干活那种临时的兼职,比如每天上班不超过4小时,一周总共不超过24小时的小时工,法律上允许口头说好就行。但现实里,口头约定最容易扯皮。最好还是通过微信、邮件啥的,把时薪多少、啥时候结钱、具体干啥活写清楚。之前有个大学生在奶茶店兼职,老板口头说好了时薪25块,结果发工资的时候只给20块,因为没留下书面证据,最后只能自认倒霉。
但如果兼职的时间和管理方式跟全职差不多——比如每周固定几天上班,还要打卡、被考核,那就得签劳动合同了。有些公司为了省事儿,长期用兼职的人干正式岗位的活,还不签合同。这种情况一旦被认定是事实劳动关系,你完全可以要求公司补双倍工资、补缴社保。之前就有个设计师,以兼职身份在一家公司干了一年多,最后通过劳动仲裁,成功要回了社保和赔偿。
实习要不要签合同?关键看你是不是学生。在校学生实习,一般不算劳动关系,通常是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签个三方实习协议。这份协议虽然不像劳动合同那么严格,但条款得看仔细了,尤其是实习补贴多少、具体干啥活、出了安全问题谁负责。之前有学生在工厂实习时受伤,就因为协议里没写清楚安全责任,维权的时候特别费劲。
但要是你已经毕业了,或者实习内容跟正式员工没啥区别——比如也要打卡、被考核,甚至独自负责项目,那公司就该跟你签劳动合同了。有些公司打着“实习期”的幌子,让应届生干着正式工的活,只给一点点补贴,这时候你完全可以要求按正式员工的待遇签合同。法律上有规定,只要毕业了,就不算“实习生”了,而是正经的劳动者。
没签合同咋整?咋保护自己?不管是兼职还是实习,能要书面约定就尽量要。公司要是不乐意签合同,自己也得留好证据:考勤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工资转账记录啥的,真出纠纷了,这些都是能帮你说话的东西。
兼职的话,工资最好走银行转账,别要现金,免得说不清楚。要是在线上接单,尽量通过平台接,好歹有记录可查。实习的话,尤其是干体力活或者有风险的岗位,一定要看看协议里有没有意外险的条款。
要是遇到公司拖欠工资、不给说好的报酬,先试着跟他们商量,商量不通就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法律是保护劳动者的,关键是你得有证据证明自己的说法。
兼职和实习要不要签合同,不能一刀切,但有个原则:越是正式的用工关系,越得有书面约定。哪怕是临时的活儿,也尽量留好证据,别等出了问题再扯皮。对咱们来说,签合同不是走形式,是实实在在的保障。遇到不合理的安排,别嫌麻烦就妥协,该争取的权益一定要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