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这么连轴转,不光工作效率和质量会往下掉,身体和心理也慢慢被耗得不行。这时候主动跟领导说想减少点工作量,真不是软弱或偷懒,反而是对工作、对自己负责的靠谱选择。关键是怎么说,既不让领导觉得你在推活,又能真的调整过来,让自己重新好好干活。
跟领导提这事儿,核心是得让他明白:你不是不想干活,而是为了更重要的事——保证关键任务能做好,不拖团队后腿。光说自己多累多有压力,大概率没用,甚至可能被误会。反过来,拿事实和数据说话,更容易获得支持。
比如你可以提前把手里的活儿列个清单,写清楚每项要花多久、啥时候得交,让领导一眼看出时间根本排不开。再说说现在活儿太多,已经影响到重点工作的质量了,搞不好还会出问题。然后主动拿出调整方案,比如某件不太急的事先往后放放,或者请同事搭把手,再不然就重新定个交付时间。重要的是让领导觉得,你是在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光抱怨。
说话的时机也得选对,别赶在领导正忙得焦头烂额,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提。可以等某个重要任务刚做完,或者每周复盘工作的时候说。语气也得平和客观,先说说这份工作的价值,再讲自己遇到的实际困难,最后把具体建议抛出来。
要是领导当时没给答复,也别着急。之后可以补一份简单的任务优先级清单,或者时间分配的想法,再温和地提一嘴自己的诉求。过程中别太钻牛角尖,如果领导说个折中方案,比如延长点 deadline 但要求保证质量,也可以接受,然后把接下来怎么做说清楚。
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别再陷入这种“扛不住”的循环里。平时可以主动优化下工作流程,用工具少做点重复活儿;清楚自己能干啥不能干啥,不是自己的核心活儿,该拒绝就拒绝。实在不行,也能跟领导申请参加个时间管理或者高效工作的培训,从根儿上提升自己的能力。
职场这条路是长跑,不是冲刺。保持好状态,才能一直稳定地出活儿。该调整节奏的时候勇敢点,这不是退缩,而是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