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时,应届生的档案处理方法有很多,甚至有些应届生不了解或者漠不关心,殊不知档案关系到每个同学,甚至会陪伴一生。
一.档案存放
①学校
毕业后的档案可以放在学校,根据学籍档案管理规定,毕业生在两年择业期内或出国留学时,可以申请将个人档案暂缓派遣,留在原学校进行免费保管。学校对学生的学籍档案和相关材料非常严格,有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将档案放在学校里面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此外,把档案放在学校还有利于保持应届毕业生的资格,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两年择业期内的毕业生都按应届毕业生的待遇来进行管理。
②市场
毕业后的档案一般放在当地的人才交流市场。当地的人才交流市场是私人企业存放档案的地方,很多大学毕业生为了方便找到工作,选择将档案放在当地的人才交流市场。这样做既安全又省心,因为大部分毕业生都会把档案放在人才交流市场。
③就业单位
毕业生档案应该放在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是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档案肯定是存在就业单位保管的。另外,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国企招聘的学生,被录取后,持报到证可以直接将档案迁入工作单位,由单位档案室或人力资源部门统一保管。毕业生档案转至就业单位后,学校会同意接收档案,但单位一般不会接受个人转档。
④生源地
毕业后,档案可以转至生源地。生源地是指毕业时所在的地方,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接收,并办理托管手续。这种方式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或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虽然需要个人去办理托管手续,但办理手续简单方便。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⑤原户籍地人事局
大多数毕业生都会选择将个人档案放到原户籍地人事局,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取用,只需要一张调档函就可以轻松地将个人档案调走到别的档案中心。原户籍地人事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组织,负责管理户口、档案等方面的事务,对于毕业生的档案保管具有重要意义。将个人档案放在原户籍地人事局,不仅可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还可以方便档案的转接和保管。因此,将毕业后的档案放到原户籍地人事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