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正式员工辞职得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试用期员工提前3天说一声就行。要是员工不打招呼直接走人,严格来讲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但至于要不要赔钱,可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还得看具体情况。
要是员工和公司签过专项培训协议,比如公司花钱送员工去学某项技能,还约定了必须干满一定年限,结果员工提前离职了,那就得按比例赔培训费用。打个比方,公司花2万块送员工培训,约定得干满2年,结果员工干了1年就走,理论上就得赔1万块。
还有一种情况是竞业限制。有些岗位涉及商业机密,离职时公司会和员工签协议,约定一段时间内不能去竞争对手那儿工作。要是员工违反约定,直接跳槽到同行,那肯定得支付违约金。不过要注意,竞业限制一般不超过2年,而且公司得按月给补偿金,不然协议可能就不算数了。
最麻烦的是员工突然离职导致公司有实际损失的情况。比如某个核心员工负责重要客户,突然不见了导致订单没了;或者项目经理突然离职,造成项目延期违约。这种能证明有直接经济损失的,公司可以要求赔偿。但难就难在,公司得拿出具体证据,证明损失确实是因为员工突然离职造成的,而不是经营不好或者其他原因。
当然,员工突然离职也不一定都要赔钱。如果公司本身有违法行为,比如长期拖欠工资、不交社保、强迫加班等,员工不仅可以随时离职,还能要求经济补偿。这种情况下,员工不打招呼走人并不算违约。
对公司来说,遇到员工突然离职,首先要冷静处理。可以先联系员工,了解具体原因,尽量协商解决。如果确实造成损失,要保留好证据,比如考勤记录、工作交接情况、客户流失的证明等。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但要注意,公司不能随便扣工资或拒绝办理离职手续,不然可能反过来被员工投诉。
对员工来说,离职时最好按规矩来。哪怕再着急,也尽量提前和公司沟通,做好工作交接。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必须立刻离职,可以试着和公司协商,别把关系闹僵。尤其要注意自己签过的培训协议、竞业限制这些条款,别因为一时冲动惹上麻烦。
职场是讲规则的地方,不管是员工还是公司,按规矩办事才能减少纠纷。如果真的遇到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别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