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公司得在员工离职后15天内,把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的手续办好。这条规定没任何附加条件,意思就是不管员工和公司之间有啥纠纷,公司都不能扣着档案不放。要是公司非要这么干,那就是违法。
扣档案的后果可比公司想的严重多了。劳动部门一旦查清楚,会责令公司限期归还档案,还可能按每天500到2000元的标准罚款。更麻烦的是,要是因为档案被扣,导致员工找不到新工作、社保断缴,甚至影响到考公、落户这些大事,公司还得赔钱。比如说,有人因为档案问题错过了新公司入职,这段时间的工资损失,完全可以找原公司要回来。
有些公司觉得“员工没交违约金,我扣档案是天经地义”,但法律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违约金的纠纷该仲裁就仲裁,该打官司就打官司,和转移档案是两码事。同样,培训费没结清或者工作没交接完,公司可以要求员工配合解决,但不能拿档案当“筹码”。
真要是遇到档案被扣的情况,员工可以先和公司沟通,明明白白告诉他们法律规定,要求按时转出档案。公司要是不听,直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就行,劳动局会介入处理。要是公司还是拖着不办,那就只能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去法院起诉了。这里得提醒一句,维权的时候一定要留好证据,像离职证明、公司承认扣档案的聊天记录或邮件,这些都能派上大用场。
对公司来说,扣档案看着像是能“拿捏”员工,其实风险特别大。除了可能被罚款、赔偿,还会影响企业声誉。与其冒险违法,不如把离职流程规范好,该转档案就按时转,有纠纷就走正规的法律途径解决。
档案关系到找工作、办社保、评职称这些很多重要的事,员工遇到被扣的情况一定要积极维权。对企业来说,遵守法律规定才是避免麻烦的最好办法。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建议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