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个体户规模不大,招人用工都比较随意,不少老板觉得“签合同太麻烦”“靠信任就行”,但这种想法很可能惹上大麻烦。实际上,不签劳动合同要是闹了纠纷,老板很容易陷入被动,甚至要赔的钱比预想的多不少。
从法律上来说,《劳动合同法》明明白白规定,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得签书面劳动合同。个体工商户就属于“个体经济组织”,所以只要雇人干活,签合同就是法定的义务,躲不掉。
不签合同的风险可不少。比如,用工超过一个月还没签,员工就可以要双倍工资,最多能要到满一年前的十一个月双倍工资。要是员工出了工伤,没劳动合同也没交社保,那所有医疗费、工伤待遇都得老板自己扛。另外,没劳动关系证明的话,碰到加班费、解雇补偿这些争议,老板也可能因为拿不出证据而吃亏。
其实签劳动合同一点不复杂。一般要写清楚双方基本信息、合同期限、干啥活、在哪干、给多少工资、上班时间和休息时间、社保、劳动保护这些条款。各地人社局都有标准的劳动合同模板,下载下来按自己的情况填就行,也能找靠谱的电子签平台线上签,又省时间又省事。
特别要提醒的是,合同最好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签完。就算是临时的、季节性的或者兼职的工作,也建议用合同写清楚干啥活、干多久、给多少钱,免得以后闹矛盾。要是雇的是退休返聘的人或者在校实习生,一般不算劳动关系,但也得签个劳务协议,把权利义务说清楚。
除了签合同,给员工交社保也是个体户的法定义务。养老、医疗、工伤这些保险,不光是保障员工,也能帮老板分散经营风险。尤其是工伤保险,万一出了事故,能由基金支付相关待遇,不用老板自己承担所有损失。
现实里,不少个体户因为没签合同吃了亏。比如有个烘焙店老板,没跟员工签合同,后来被员工申请劳动仲裁,最后调解的时候赔了一万多。这些例子都说明,规范用工不是“可干可不干”,而是安稳经营的基础。
合规用工看着麻烦,其实是长远发展的保障。签劳动合同能有效避免纠纷,保护老板和员工双方的权益。建议老板们赶紧查查自己的用工情况,要是有没签合同的,赶紧补签,而且要依法给员工交社保。要是不知道具体咋操作,能咨询当地的人社部门,或者通过正规的法律渠道找帮助,让自己经营得又合法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