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个城市的发展变化和不断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毕业生来说,就业城市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有的人想选择大城市,觉得发展机会多,平台大,但也担心压力大节奏快;有的人想在离家不远,有一定竞争性的城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工作和照顾家人都可以兼顾;也有的人把生活品质放在选择的首位。
落脚在哪里,会对个人的生活舒适感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影响个人的未来发展和走向趋势。如何让你的发展与城市“结伴而行”,相互助力?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择城锦囊:成长性。具体来说,可以关注下面的三点:所选城市成长性、该城目标行业的成长性和该城目标企业的成长性。
一线城市高精准,二三四线具潜力。以北上广深为首一线城市资源和产业高度聚集,行业迭代快速,产生了大量就业岗位,一直以来是应届毕业生所青睐的首选之地。仅从外资企业来看,截至2019年,北京市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5万家,约占全国5%。截至2019年年底,上海累计吸引720家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461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大量的多元化的用人需求和高薪待遇吸引着大批学生前往,也是借着外企的发展红利,这些一线城市不断聚拢人才。
但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与区内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可以看到,当前一线城市逐步从过去多行业并行,开始向高精准的服务行业过渡。比如,制造、贸易等对进出口高度依赖的企业,因政策、成本和战略等原因将工厂转移到二三线乃至四线城市,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不同职能部门也逐渐向更多的城市布局。在这样的大环境转换下,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的招聘,带来了不小挑战。
而在“行业迁徙+政府政策”的促进下,使得很多我们所定义的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已被很多的就业者青睐。因为在那里,政府给了企业需要的优惠政策,以便于企业去吸引优秀人才。许多城市,过去可能是以旅游、特产等出名,城市功能比较单一,但随着当地产业、行业的崛起,就需要从先进城市里吸纳人才。
所以,选择城市要先从自身出发,找合适自己的。如果你要到一个新的城市,无论是一线还是发展中的城市,需要了解这个城市目前有哪些重要的行业,这些行业有哪些重要的企业在里面,同时要花时间去了解政府对于这些城市的政策支撑,对于大学应届生是否有特别的待遇,比如落户、购房能政策等。
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起步的就业城市选择是可以有思路的去规划的,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兴趣,挑选你想去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处于上升期的企业,帮助你增加获得一份合适工作机会的机率,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