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好,企业最怕招来人只知道按流程走,干不出实际成果。所以求职时,得重点说自己过去解决过哪些具体问题,最好拿数据说话。别光说“负责优化流程”,不如说“优化了供应链管理,采购成本降了15%,一年省了80万”。企业要看的是你能带来啥实在好处,不是空泛的“我有能力”。有资深HR说过:“现在招人就怕面试时吹得天花乱坠,真入职了啥也落地不了。”所以求职时少聊“我会啥”,多聊“我干过啥,结果咋样”。
市场变得快,企业希望员工能快速调整,不是等着别人安排。要是你有跨部门、跨岗位的经验,或者从传统行业成功转到新领域,这些都是加分项。比如有个求职者原本做线下销售,后来转做电商运营,半年就把店铺GMV提了50%,这种经历会让企业觉得你学得快、能适应变化。
另外,持续学习的劲儿也很重要。最近学了新技能,比如数据分析、用AI工具,或者考了行业证书,简历里一定要写上。企业更愿意招主动提升自己、能跟上行业趋势的人。
经济下行,企业都在压成本,招人时也更看重“人效比”。要是你能证明自己能帮公司省钱、提效率,机会就大得多。比如可以说自己曾经通过谈判降了供应商成本,或者一个人同时管几个岗位的活儿,减少人力浪费。
有远程办公经验也挺好。现在不少公司为了省办公成本,更愿意招能高效远程工作的人。要是你在家办公过,还能证明自己自律、产出稳定,企业会更愿意考虑。
企业现在最怕招来的人干三五个月就跑,所以稳定性成了HR重点看的。要是你在一家公司干了三年以上,或者参与过长期项目,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另外,职业规划尽量和目标公司的发展方向对齐,让企业觉得你是打算长期在这干的。
谈薪资时也可以灵活点,比如表示“更看重发展机会,薪资好商量”,这会让企业觉得你愿意和公司一起扛,不是只盯着短期利益。
现在求职竞争太激烈,光说“沟通能力强”“会团队合作”,根本记不住你。不如找找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在某个细分行业深耕过,有小众技能组合(比如“德语+跨境电商”),或者用创新办法解决过业务难题。有猎头分享过:“企业现在更愿意招‘特别’的人,不是‘啥都会但啥都不精’的人。”所以别跟别人拼一样的优势,不如找到自己独一份的竞争力。
经济不好的时候找工作,得更实在。企业更看重“实际价值”,不是“潜在能力”。求职者得调整策略,少说空话,用事实和数据证明自己能带来啥。同时保持学习、适应变化,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里找到机会。
另外,别只盯着大公司,一些抗风险强的中小企业,或者正在逆势扩张的行业,可能藏着更多机会。短期薪资预期可以放低些,选个能长期发展的平台,等经济回暖了,职业前景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