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好用的微信沟通,根本不是非要秒回,关键是分情况、懂节奏。有的消息确实得快着回,有的慢慢回也没事,核心是既要显得专业,又别让自己没法专心干活。
碰到紧急的工作,那肯定得马上回应。比如客户突然投诉、领导安排了急活儿,这时候赶紧回一句“收到,立刻处理”,对方心里也能踏实。就算没法马上给结果,也得先说收到,再告诉人家大概啥时候有进展,比如“我五分钟内跟进完跟您说”。这么回应,既显得有责任心,也能把事儿控制住,不让它变糟。
另外,碰到重要的机会或者要协调资源的事,回得快也能留个好印象。比如领导问你想不想接新项目,或者有没有兴趣去参加培训,赶紧答应或者表态,能让人觉得你积极主动。要是确实得想想,那先谢谢人家、表个初步意向,再约好啥时候给准信儿也行。
但真不是所有消息都得秒回。像不着急的日常问话、群里发的通知,或者同事分享的行业文章,完全可以等自己集中处理事的时候一起回。老在各种消息之间切来切去,特别容易打断工作节奏,反而干不好活儿。建议可以固定个时间看微信,比如每小时抽五到十分钟集中回一批消息,这样既不会漏了重要的,也能有段时间安安静静专心干活。
还有,下班或者休息的时候收到不着急的工作微信,真不用有压力。职场上该有边界感,除非提前说好或者情况特殊,不然等上班了再处理完全没问题。要是实在想回一句,也可以客气地说:“不好意思刚看到,明天上班我马上弄”。
值得说的是,微信回复的质量其实比速度重要多了。慌慌张张回错了信息,或者没琢磨明白就随便答应,反而可能惹麻烦。碰到需要核实情况或者得好好想想的问题,先回一句“收到了,我得准备下,一会儿详细跟您说”,这样既礼貌又稳妥。
还有些小技巧能帮着管好工作微信。比如给重要的人或者群设个强提醒,免得漏看关键消息;把不着急的群设成免打扰,少受没必要的干扰;甚至可以在个性签名里说明自己的回复习惯,比如“专心干活时回得慢,急事请打电话”,提前让别人有个预期,也能省不少事。
微信就是个工具,怎么用看咱们自己的职场智慧。别把秒回当成必须做的事,而是学会在该回应的时候给个妥当的答复。懂节奏、有分寸,既能及时沟通,又显得专业沉稳,这才是更成熟的职场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