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简历的“减分项”相较于“加分项”要重要得多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简历的筛选过程:
无论是公司在外部聘请的猎头,还是内部的HR,他们都是最早进行简历筛选的人。而对于他们来说最高效的筛选方法不是立马在一堆简历中找到最合适和最优秀的申请人,而是找出那些明显“有问题”的简历快速淘汰掉他们。
所以无论你本身的经历如何,能力多强,如果简历上有一个或多个“致命”的问题,那就很有可能在HR的6秒速读后被丢到“垃圾桶”里。
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简历中常出现的减分项有哪些?一共可以总结为五大点,本文主要给大家讲解前三点:
第一点: 排版混乱,不符合HR的阅读习惯
现在各种群友分享,网盘下载的简历模板泛滥,但我发现求职者对这些模板的质量都没有自我判断。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简历模板都是不合格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被验证过。
很多的模板可能是一些工作经历比我们少,认知比我们低,审美很差,甚至自己找工作都困难的人东拼西凑做出来的。
这些模板最糟糕的地方在于它们不符合HR的阅读习惯。
防踩雷建议:
使用专业且被市场验证过的简历模板
第二点:缺乏求职意向
很多同学会问我,我都是按公司的招聘岗位进行投递,HR还能不知道我的求职意向?
说实话,还真有可能不知道。
一个原因是公司可能在同时招聘多个职位,所有职位的简历可能都会放在一起看。
另一个原因是简历不仅仅是给HR看的,公司内部还会共享,给其他同事看,如果简历上没有求职意向,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我们在申请什么职位。
所以,简历缺乏明确的求职意向是一个大大的减分项。
比如,有同学的求职意向如下:
互联网运营、文秘、广告传媒公关
而这些职位对技能的要求差别都太大,会让HR觉得我们根本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工作。
防踩雷建议:
要制定不同的简历,展示比较单一的求职意向。而不是用一份简历,把所有求职意向揉在一起投递给所有公司
第三点:自我评价假大空
很多同学觉得,自我评价是一整块空白空间可以随意发挥。感觉写什么都行,也就不知道怎么写才对,缺乏思考的工具。但其实,一份简历是否有好好准备过,基本上“瞄一眼”自我评价就能知道。
关于自我评价,我总结了以下三种常见的错误(即减分项):
第1类.宽泛空洞型
错误案例:本人性格活泼开朗,乐观向上;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对待工作有耐心,责任心强,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 并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
第2类:自爆缺点型
错误案例:本人优点是做事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热爱运动,积极乐观,对事物怀有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执着精神,并且有较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缺点是实践经验不足。
第3类:喊口号型
错误案例:本人五官端正,性格开朗,在校期间努力学习,跟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融洽。曾参与组织校内多场活动,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非常喜欢贵公司的职位以及公司工作氛围,希望能得到贵公司的面试。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