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十一、十二月就是个特好的求职时候。这时候大多职场人都等着拿年终奖呢,谁也不想动,跳槽的心思全年最低。可企业这边却挺着急:一边得为明年的业务提前招好人,一边还得补年底突然空出来的岗位。有个知名国企的HR说过,年底收到的简历也就旺季的三分之一,只要候选人跟岗位匹配度能到八成,基本就会录用。这时候找工作,HR不光会看得更仔细,谈薪资的时候自己也更有底气。更重要的是,年前入职,能安安稳稳过个春节,不用年后慌慌张张地上岗,适应起来也没那么大压力。
春节前后的一二月也有机会。虽说整体招人的需求少了,但年终考核完,总有些员工变动,企业常常手忙脚乱。有个互联网公司就试过,春节前一周急着招技术总监,平常得面五轮,那次直接压缩到两轮,一周就从面试到入职全搞定了。这种急着招人的时候,企业更看重你能不能马上上手干活,学历、年龄这些硬杠杠会松不少。年初入职还有个没说破的好处——能完整跟着公司的年度考核走,到第二年调薪的时候,自己占的位置也更有利。
夏天五到八月,大家都觉得是招聘淡季,天又热,毕业生又多,职场人都不爱动。可这个空档期偏偏是有些行业最缺人的时候。电商平台要为618、818这些大促招人,快消品企业得为中秋国庆备货加人手。这些岗位好多是项目制的,但干得好的话,转正机会不小。有个电商运营专员就是六月以临时工身份进来的,三个月后靠出色的促销策划,转成正式员工了。
不同行业招人节奏差得远呢。房地产、基建这些周期性行业,跟着政策走得紧,哪个重要文件出来了,可能马上就大规模招人。教育培训行业在寒暑假前肯定要加人,零售服务业则在春节、国庆这些大节前需要补人手。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靠政策扶持的产业,招人最多的时候,往往就是扶持政策出来的时候。
淡季找工作,得换个法子。别再到处撒简历了,不如盯着企业那些急着招人的岗位。多去行业社群、专业沙龙这些地方混个脸熟,攒点人脉,争取内部推荐,往往能省不少事。有个制造业的质量总监,就是在行业技术交流会上拿到的内推机会,跳槽后工资涨了四成。利用找工作的空窗期,考个行业证书,学门新技能,竞争力也能提一大截。企业急着用人的时候,那些能马上上手的人,往往能拿到比预想高的工资。
职场机会一直都有,关键是能不能看准那些一晃就过的窗口期。与其在“金三银四”里挤破头,不如多看看这些没人太在意的黄金时段。摸透行业招人规律,对市场变化敏感点,就能在别人歇着的时候,让自己的职业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