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明白,“双倍工资”不是你月工资直接乘二,而是公司已经发了你一份工资,再额外补你一倍作为赔偿。计算的基数是你每个月实际拿到的所有钱,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各种补贴,只要是货币形式的收入都算。要是对工资数额有争议,得公司拿出证据证明,咱们不用慌。
再说说算多久。一般从你开始上班满一个月的第二天算起,最多能要11个月的双倍工资。要是超过一年还没签合同,法律上就默认你们已经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之后就不能再要双倍工资了,但可以让公司确认这个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关系。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双倍工资有“时效”限制,一般是1年。实际操作里,大多地方的裁判都认为,时效要从你打算维权那天往前推1年算。这意思就是,别等太久,不然有些权益可能就过期没法要了。也有少数地区的法院觉得,没签合同这个“侵权行为”一直在持续,时效从满一年那天开始算,具体得看你当地的规矩。
要是你发现公司没签合同,得赶紧收集证据。像工资银行流水、考勤记录、工作群聊天记录、社保缴费证明这些,都能证明你跟公司有事实劳动关系。先跟公司协商试试,协商的时候记得留好记录,比如聊天记录、录音啥的。要是协商不成,就去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实在不行还能走诉讼程序。
对公司来说,也得注意:员工上班那天起,一个月内就得签书面合同,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是员工没正当理由不愿意签,公司得留好书面证据,比如让员工写个拒绝签约的说明,免得以后有纠纷说不清楚。平时把用工流程规范好,定期查查合同签没签,能少不少法律风险。
实践里好多人有误区,要么以为“双倍工资”就是原来工资的两倍(其实是补一倍),要么忘了时效的事,最后权益没保住。得记住,你去投诉、申请仲裁这些动作,能让时效“中断”,重新开始算;但要是啥也不做,过了时间就麻烦了。
其实没签合同要双倍工资的规定,一方面是保护咱们劳动者,另一方面也是督促公司好好管理。咱们劳动者得及时关注自己的权益,在规定时间内行动,才能保住合法利益;公司也得按法律来,把用工流程弄好,这样才能安稳发展。
要是你遇到没签合同的情况,赶紧整理材料维权,别拖;公司也定期查查合同签订情况,别因为管理疏忽惹上纠纷。按规矩办事,不光是法律要求,也是咱们和公司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