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遇到这事,别着急答应或拒绝,先冷静琢磨琢磨。先想想这人平时靠谱不?是就点头之交的同事,还是私下关系不错的伙伴?要是他平时就爱说空话、口碑不咋样,那可得多留个心眼。另外,问清楚他借钱干啥也很关键——是家里有急事、生了重病这种正经用途,还是花钱没节制、甚至连理由都说不清?要是理由含糊,或者明显是乱花钱,婉拒其实更明智。
当然,也得看看自己的钱包。别为了面子硬撑,最后自己生活费都不够,或者打乱了存钱计划。真懂你的人,不会因为你不借钱就疏远你;要是不管你难不难,还一个劲催你借的人,这种人或许本来就不值得深交。
要是决定不借,说话方式很重要。坦诚又温和地说自己的难处,比如“我最近也有好几笔开销,手里实在转不开”,比直接怼“你自己乱花钱还好意思借”可强多了,对方也更容易接受。还能顺便给点别的建议,比如推荐正规的借贷平台,既显得你关心他,又不用真掏钱。
有些同事爱拿“咱们关系这么好”说事儿,给你施压。这时候你不妨把问题抛回去:“要是我找你借这么多钱,你会咋做呀?”有时候让他换位思考一下,反而能多理解你一点。
要是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借,那可得做好风险防范。别借太多,而且得说清楚啥时候还,最好留个凭证——比如写个借条,或者把聊天记录存好,转账的时候也备注上“借给某某的钱”。这么做不是不信他,而是为了保护彼此的关系,免得以后说不清。
另外,公开透明也能避免后续麻烦。要是借的钱不少,可以让你们都信任的同事或者领导知道这事,省得以后有误会。最关键的一点是:钱借出去了,就得做好要不回来的心理准备。愿意借,是因为信任;但要是他一直不还,也得主动沟通,该提醒就提醒,实在不行也得走合法途径要。
偶尔一次应急借钱还能理解,但要是同事老找你借,那就要警惕了。这通常说明他要么财务有问题,要么花钱没数。要知道,职场上同事之间主要是一起干活,不是互相接济的。懂得保持点经济上的距离,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负责。
其实借钱这事儿,考的就是成年人的理性和分寸。真正好的关系,不会因为一次不借钱就断了;那些一涉及钱就闹僵的,或许本来就不是啥牢不可破的关系。在职场里,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简单说就是:委婉拒绝不代表冷漠,谨慎借钱也不是小气。上班时,把经济界限划清楚,反而能让同事关系更长久、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