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开头的基本信息得清楚明了,姓名、联系方式、能做的语言对、在哪儿以及擅长的领域,这些都得有。要是经常接国际项目,说说自己所在的时区和能工作的时间,方便客户协调沟通。这部分别写太多,重点是让对方能快速知道你的核心定位。
教育背景也是很多企业看重的。学翻译、外语或者本地化相关专业的,能把修过的重要课程列出来,比如本地化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应用这些。手里有CATTI、NAATI、Trados这些证书,也能让简历更可信。要是发表过相关论文、参与过实践项目,或者有海外经历,适当提一提也是加分项。
工作经验部分最好围绕实际项目来写,别光说些空泛的话。可以按领域分分类,比如游戏、医疗或者科技本地化,具体说说自己在项目里的角色和贡献。就像参与某款手游的汉化,完成了五万字翻译,还根据文化差异优化了表达,这样就很具体。用到的技术工具,像Trados、MemoQ、Xbench这些,也得明确写出来。要是能用数据说说成果,比如一个月平均处理多少字、客户满意度怎么样、项目多久能交付,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要是有团队协作或者项目管理的经验,也可以简单说说。比如带过五个人的小组完成某个项目的本地化,提前交了工还得到客户认可,这些细节能看出你的综合能力。
技能方面可以分几个角度写,工具操作能力、语言水平还有专业领域知识都算。熟练用各种CAT工具、QA工具和排版软件,这是很多岗位的基本要求。除了说语言多熟练,对目标文化的了解也很重要,比如熟悉欧美市场的表达习惯,能灵活调整译文风格。专业领域上,得说清楚自己擅长啥,比如医疗本地化里,是擅长医疗器械说明书还是临床文档的翻译。
另外,跨文化沟通的经验、持续学习的能力还有客户反馈,这些也是简历里的重要补充。尤其是客户的推荐或者评价,要是得到授权放进去,能大大增加简历的真实性和吸引力。
写本地化翻译简历,别总说些套话,多用实际案例和数据体现自己的价值。排版要清楚好读,模块分明,关键词可以适当加粗突出。根据应聘岗位的不同,内容重点也得调整,比如技术类岗位多说说工具使用和工程处理的经验,创意类本地化就多突出文化适配和案例细节。
语言一定要准确专业,别出语法错误,行业术语也得用对。简历其实就是个人能力的缩影,得不断更新完善,跟着职业成长一起进步。每一段项目经历,都是通向更广阔天地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