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简历干净清楚最重要。姓名、电话、邮箱、你在哪儿、打算找什么岗位,这些基本信息都得有。语言能力最好直接写明白,比如“英文接近母语,中文母语”,再加一张大方得体的职业照,第一印象就不会差。
教育这里,是不是科班出身,很多客户会在意。所以如果你学的是翻译、外语或者相关专业,一定写清楚毕业院校、学历和时间。有进修经历,比如参加过AIIC的培训或者口译集训,也挺加分。要是还拿过奖、比过赛,甚至发过文章,别犹豫,都写上——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证据”,比什么都管用。
实战经验才是重头戏。别光写“我做过同传”,得说出你做过什么。比如:“帮联合国气候大会做中英同传,服务30多个国家代表团”,或者“在某次跨国并购谈判里负责技术部分,最后项目成了,金额好几亿”。有数字尽量上数字,比如做过多少场、服务多少小时、客户反馈怎么样。如果你带过团队,比如协调几个译员做一场大会,也可以提一提,这都是能力的体现。
除了语言,很多技术细节也不能忽略。比如你会不会用同传设备(像博世、Zoom的同传频道)、懂不懂术语管理工具。要是在某个领域特别熟,比如医疗、金融或者科技,一定要强调出来——客户找专业译员,往往就是冲这个来的。另外,这行压力大、变得快,所以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和跨文化沟通,其实都很重要。
有证书的话,一定要亮出来。CATTI一级、AIIC会员、欧盟口译证……这些都是硬通货,能帮你建立信任。如果你长期跟某些大机构或企业合作,不妨也写上去,很说明问题。平时是不是经常参加行业培训或者会议?这也是个态度,说明你一直在进步。
自我评价不用写太长,一两句点睛就行。比如:“十年会议同传经验,主做金融和科技,搞定过G20这种大场子,从没出过岔子,也能带团队协作。”实实在在,有重点,就够了。
尽量别写“经验丰富”这种虚词,拿案例和数字说话;简历保持一两页,排版清爽;多使用行业里常用的关键词,比如“实时翻译”、“设备操作”这些;语气踏实一点,别吹牛,也别太枯燥。
这份工作,说到底靠的是专业和信任。简历写得清楚,经验摆得扎实,机会自然就会来。好好对待每一场会,定期更新你的简历,路才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