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公司写“3-5年经验”,更多是表达一种“期望”,而不是死规定。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你有没有能力快速上手、能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会不会做两天就跳槽。年限固然重要,但能力强、学得快、有潜力的人,哪怕经验少一点,也照样有机会。
那怎么判断自己该不该投呢?别光盯着数字看。好好读一读招聘要求里提到的核心技能,你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哪怕不是百分百吻合,有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迁移过来?比如你之前做活动策划,虽然没干过市场推广,但沟通协调、组织活动的能力其实是相通的。除此之外,你的学习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如果能达到岗位一大半的要求,真的不妨试一试。
简历怎么写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别只写你“做了啥”,多写写你“做成了啥”。比如,“把开会效率提高了30%”就比“负责组织会议”有说服力得多。把跟你投的这个岗位相关的能力和成绩突出写出来,让招聘的人一眼就感觉到:哎,这个人有点东西。
万一真收到面试通知了,也别慌。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经验可能没那么久,但同时要让人看到你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举个具体的例子,说说你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学会新东西、怎么搞定一个棘手的问题。问问题也很重要,比如:“这个岗位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团队希望我来了之后最先做什么?”这不仅能帮你了解更多,还会显得你很主动、很会思考。
哪怕最后没成,也别太放在心上。面一次就学一次,至少你能更清楚行业的要求、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下次再投,准备就能更到位。
如果真的特别想进某个行业或岗位,也可以慢慢积累。上网课、参加行业分享、自己做点小项目,甚至先从相关岗位做起,以后再找机会转岗——这条路很多人都走过,真的不用急。
职场不只是看谁干得久,更看谁愿意学、能做事、敢争取。经验不够,就拿能力、准备和态度来凑。所以,下次再看到“经验不符”的岗位,别习惯性后退。认认真真准备一下,说不定机会就在这一次的尝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