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里到处都是竞争,他们想知道的不是你“从没怂过”,而是看你能不能客观看自己的不足,别光想着遮遮掩掩;能不能把以前的犹豫变成动力,不是一直停在原地;面对竞争时,是直接躲了,还是换个法子上;要是应聘的是销售、管理这种需要拼的岗,他们得看看你心理够不够强,能不能扛住。
有些回答看着安全,其实一踩就坑,千万别这么说: “我从来不怕竞争”——太假了,谁还没犹豫过?这么说反而显得你不会反思;“有啊,我一直不敢跟人争”——太消极了,面试官听了肯定会担心:“这人扛不住压力,招进来咋干活?”“我觉得竞争没啥用,合作才重要”——合作是重要,但完全否定竞争,就像在说“我不想面对挑战”,显得你在逃避。
其实更好的说法是:承认以前确实犹豫过,但重点说你后来咋克服的,让面试官看到你的成长,而不是你的弱点。
想答得让人觉得你靠谱,记住这四个关键点就行。坦诚说,但别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可以这么讲:“刚入职场那阵儿,碰到公开竞聘啊、难度大的任务啊,我确实会因为担心自己能力不够,犹豫要不要上。”
这话既承认了过去的小退缩,又用“刚入职场”“那阵儿”说明这是以前的事儿,不是现在还这样,不会让人觉得你一直没进步。说说当时为啥怕,显得你真的琢磨过,怕竞争的原因就那么几种:要么是对自己能力没信心(比如技术不行、经验不够),要么是怕输了没面子,要么是觉得竞争就得“你死我活”。
可以结合具体事儿说:“后来我才想明白,当时不敢上,主要是因为刚接触这行没经验,怕搞砸了让人觉得我不行。但后来试了几次才发现,竞争哪儿是为了争输赢啊,其实是帮自己找问题的——哪些地方不行,赶紧补。”拿具体行动证明你变了,别光说“我现在不怕了”,空口说白话没说服力,最好举个例子:“后来公司有个技能竞赛,我主动报了名。虽然最后没拿奖,但查出自己数据分析不行,之后就专门练这个。过了半年,公司竞聘项目组长,我就考上了。”这么说,既说了自己咋改的,又有结果,面试官一看就知道你是真的成长了。
最后跟应聘的岗位搭上边,别答跑偏。可以补一句:“现在再面对竞争,我更在意能不能从里面学到东西。比如贵司这个岗位,需要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我之前练出来的扛压能力和愿意学的劲儿,应该能跟这个岗位合上拍。”
提前准备的时候,也不用太复杂,做好这三步。想想自己真实的经历,理清楚关键节点,练着自然点说,别跟背稿子似的,就像跟人聊天讲故事一样,慢慢说清楚就行。
其实面试官问这题,本质是想看到你真实的样子,还有你会不会进步。最好的回答不是证明“我从没退缩过”,而是让他们知道:你以前确实犹豫过,但从那里面学到了东西,现在变成了更敢闯、更成熟的人。
职场里哪有人从没怂过啊?真正厉害的不是“永远不犯错”,而是“摔了跟头之后,能站起来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