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大精深,其分支众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顾名思义,大家应该能理解到这个专业主要是为了维护人类健康和正常交流的学科。下面就由小编来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
1、学习内容
核心课程包括:临床听力学、聋儿康复、儿童语言障碍、运动性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语音障碍、吞咽障碍、嗓音障碍、助听器学、人体发育学、康复医学概论、诊断听力学、言语治疗学总论、言语听觉科学基础、声学语音学、言语语言神经等。
2、专业学习难点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的难点是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技能要求高。该专业除了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康复医学、语音学、语言学、声学、心理学、社会学、特殊教育等知识点,在技能方面要求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针对这些问题,大多数学习对课程采取精简、融合、重组、更新等方式进行优化,构建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听力学、言语康复学的多方面知识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把强化实践教学作为培养的重点,实现实践教学从入学到毕业的不断线,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科研素养和临床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大量实践训练学分,并大力推进社会实践模式改革,实现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会,利用各学期间的假期开展社会实践,融通课堂教学实境育人与课外应用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3、学习前景
我国听力与言语专业起步较晚,与国际上听力与言语专业的发相比较,美国3亿多人口,有75所高校设有听力及言语康复学专业;加拿大3300万人口,有8所大学有听力及言语康复学教育;台湾2000多万人口,有4所大学在培养听力及言语人才,而对于有13亿人口、有众多听力及言语功能障碍者的中国,设置听力与言语康复专业的仅有8所本科院校。
依据2005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我国约有听力残疾患者2561万人、言语残疾患者858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3.5%,为六大残疾之首。按照卫生部要达到听力与言语康复的基本要求,尚缺听力学专业人员17万人,言语矫治专业人员约14.2万人。目前从事听力与言语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完善,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应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