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得保证规章制度合法。能用来解除合同的制度,必须经过民主程序制定,比如开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内容还得合法合理。而且单位得证明这制度已经告诉员工了,常见的办法就是让员工签字确认、有培训记录,或者在内部系统发过公告。之前就有企业,拿不出制度公示的证据,就凭“员工多次迟到”把人辞退,最后被认定是违法解除。
判断算不算“严重违反”,得看行为性质、造成的后果,还有发生的次数。主观上是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比如故意损坏设备、泄露商业秘密;客观上违反了制度里的核心条款,比如偷东西、打架、报假账;有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这些都是常考虑的因素。另外,有些情况里,多次轻微违纪也可能凑成“严重”,比如几个月里因为同一种失职行为被记过好几次,提醒了还不改——尤其在那些对岗位要求高的行业,法院可能会支持公司解除合同。
企业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得准备好足够的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首先得有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文本,还有公示的材料,比如员工签过字的记录、培训签到表。然后,违纪的事实也得有证据支撑,比如员工自己写的检讨书、违规情况说明,或者监控录像、考勤异常记录、经济损失证明这些客观证据。其他员工的证言也能当辅助,但得保证真实、跟这事相关。
除了证据本身,流程合规也很重要。解除合同前得通知工会或者职工代表,还要保留记录;发的解除通知里,必须写清楚违纪事实、依据的制度条款,还有解除的理由。各个证据得能互相印证,形成逻辑闭环,别因为证据不够或者流程有问题,导致解除行为被认定违法。
对企业来说,做好内部管理才是避免争议的根本。规章制度尽量写细,把“严重违纪”的情况具体说明、量化标准,比如明确旷工多少天算严重,损失多少钱算重大,还要设置分步骤的处理流程。平时管理里要多留个心眼保存证据,员工违纪后赶紧固定书面记录,尽量让员工签字确认。要是员工不配合,也能用发邮件、内部系统通知或者录音录像的方式辅助证明。碰到复杂或者风险高的解除情况,最好提前咨询专业律师,有必要的话给HR做合规培训,提高操作的规范性。
总的来说,认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不是企业自己说了算,得建立在制度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流程正当的基础上。企业只有从制度建设、日常管理、证据保存这些方面都做好,才能依法行使解除权,减少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