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里包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交多少钱全看基数和比例。基数一般是咱们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但不能超过当地规定的上下限。就拿某个地方来说,社会平均工资是8000元,那缴费基数最高就到24000元,最低不能低于4800元。要是工资比上限高,就按上限交;比下限低,那就按下限交。
不同城市的缴费比例也有点差别。以北京为例,养老保险单位交16%,个人交8%;医疗保险单位交9.8%(里面包含生育险),个人交2%再加上3块钱;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各交0.5%;工伤保险就由单位按行业风险来交,比例在0.2%-1.9%之间,咱们个人不用掏钱。假设月薪1万元,个人每个月大概要扣1053元,单位则要交2700元左右。刚入职的员工,一般按第一个月的工资定基数;要是工资波动大,可能就按几个月的平均工资来算。
公积金也是一项挺重要的福利,单位和个人按相同的比例交,以后买房、租房都能用得上。基数同样参考工资,但比例可以在5%-12%之间选。比如工资8000元,公司按10%交,那每个月公积金账户里就能进1600元,单位和个人各出800元。比例越高,账户里的钱积累得越快,以后贷款能贷到的额度可能也更高,所以有些福利好的企业,会按12%的顶格比例来交。
有个事儿得注意,有些企业为了省钱,会不管大家工资多少,都按最低标准来交,这其实是不合规矩的。要是你工资不低,但缴费基数明显偏低,可以要求单位调整,或者向社保部门反映。每年7月前后,各地都会更新缴费基数,到时候记得看看工资条,确认一下扣的钱对不对。要是换了工作城市,缴费标准也得按新城市的规定来。
想查社保和公积金的明细也很方便,支付宝、微信或者当地的政务平台上都能查到。发现金额不对,先找公司的HR问问清楚。社保和公积金虽说每个月都要扣钱,但长远来看是重要的保障,养老、看病、住房这些事儿,都离不开它们。把这些规则弄明白,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注:各地政策可能会有调整,具体的比例要以当地最新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