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经验对每一位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应聘心仪岗位的筹码,也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标准之一。不过有些毕业生主观所说的工作经验真的可以称之为工作经验吗,怎么才能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真正的工作经验呢?
信息匹配的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容易被忽视:有些人只实习过,有“经过”却没有“经验”,这“经过”其实并不会给自身的职场发展带来多少帮助。在求职时,用人单位看中的是应聘者的“经验”,即你经历过并在实践上有收获与提升,比如形成了问题意识、养成了良好的行事习惯、具备了反思能力等。而“经过”,不过是表示某段时间你做过某件事而已。
由此可见,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安排任务,如果不经过深层次思考,执行者只会有流于表象的简单对策,而没有细致入微的考虑。对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所接触的工作、能达到的深入程度毕竟有限,需要做的、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的工作范围内创造无限的思考空间,在有限的思维层次里扩展思维的覆盖外延。很多任务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考虑周全、用专业方式做事,是让工作出彩的开始。
如果错把“经过”当“经验”,不仅会在认识自我时失去客观性,也会在面对求职失败结果时产生消极情绪。
当然,实习生很少有机会承担重大任务,做的无非是些辅助性小事,不过当你做这些小事时,有没有观察反思,有没有洞察细节,有没有主动向更有经验者学习,有没有站在更高一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付诸实践,你才会收获“经验”,让自己在今后的求职与就业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