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之前的精算师资格考试相比,《资格规定》《实施办法》主要变化有哪些?
答:《资格规定》《实施办法》对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专业类别、考试科目等进行了优化,并明确了精算师职业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一是立足我国保险业发展实际,科学设定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根据《资格规定》,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大学本科(含本科在读)及以上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精算师职业资格考试。二是将正精算师级别的2个专业类别优化为7个专业类别。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前正精算师级别的寿险、非寿险2个专业类别已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实施办法》与时俱进,将正精算师级别的专业类别优化为寿险、非寿险、健康险、社会保险与养老金计划、金融风险管理、资产管理、数据科学等7个类别,以满足各个专业领域的需要。三是科学设定考试科目。准精算师级别由原来的8门考试科目优化为5门考试科目,正精算师级别每个专业类别均包括5门考试科目。四是明确精算师资格与职称的对应关系。《资格规定》明确,取得准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可对应中级经济师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取得正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符合高级经济师职称申报规定的学历、年限条件的,可直接报名参加高级经济师职称评审。二、获取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是什么?
答:《资格规定》规定,申请准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通过准精算师级别5门科目考试。二是参加并完成相关法律和监管规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三是学历和工作年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精算或金融领域相关工作满4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精算或金融领域相关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
申请正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需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取得准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通过正精算师级别对应专业类别要求的公共、专业和选考共5门科目考试。三是从事精算或金融领域相关工作累计满5年。四是参加并完成职业道德教育。
三、《资格规定》《实施办法》如何加强对精算师的管理?
答: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精算师执业的关键,《资格规定》通过实行登记制度、建立诚信档案、加强失信惩戒、深化继续教育等方式,强化对精算师的自律管理和终身学习,打造高质量精算人才队伍。一是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登记服务制度,中国精算师协会每年向社会公布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登记情况。二是取得精算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按照要求定期完成相应的精算职业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建立持证人员的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并向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服务。四是在工作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及精算师职业道德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由中国精算师协会取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