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历和求职信怎么精准适配
先搭个“核心能力树”,可以画个思维导图,把自己的硬技能(比如数据分析、PS这些)、软技能(像跨部门沟通)和行业知识(比如快消品的渠道玩法)分分类。投不同岗位时,从这棵“树”上挑3-4个最匹配的核心能力重点写。比如投用户运营岗,就突出自己做社群运营、搭用户分层模型的经验;投产品运营岗,就多说说写需求文档、配合敏捷开发的经历。
工作成就拆成“模块”用,把以前的工作成绩按“情境-任务-行动-结果”的思路拆成一个个独立模块。比如一个电商促销活动,投市场岗时就说“靠数据分析优化投放渠道,把获客成本降了23%”;投运营岗时就讲“设计了裂变玩法,让老客户复购率涨了15%”。最好自己建个案例库,方便随时调出来用。
二、面试时怎么回答才得体
要是被问为什么投了两个岗位,试试“3C回答法”:
Company(认同公司):“贵司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我特别认可”
Career(职业规划):“过去3年我一直在做增长黑客,想在运营这块往深了钻”
Complement(能力互补):“我做市场分析的经验,能帮我更好地制定运营策略”
千万别直接说“两个岗位我都感兴趣”,换成体现价值的说法:“这两个岗位都需要懂用户,我之前做的问卷调研项目,刚好能用上”。
三、怎么体现岗位之间的关联性
讲清楚能力怎么“迁移”,比如应聘科技公司的售前顾问和产品经理,可以这么说:“做了两年解决方案,我既懂客户的痛点(适合售前),又能把需求变成产品能懂的话(适合产品岗)。其实这两个岗位,本质都是在客户需求和技术实现之间搭桥。”
说说岗位怎么协同工作,群面的时候可以提:“我发现贵司在搞营销和运营一体化,其实市场策划和用户运营在数据闭环上是相辅相成的。我以前在公司做过两个部门的协同项目,这种经验说不定对两个团队都有用。”
四、多轮面试怎么配合
做好记录,建个面试跟踪表,记记不同面试官关心啥。比如HR初面可能更在意你稳不稳定,部门主管更看重专业深度。根据这个调整说法,但基本事实不能变。
巧妙用之前的信息,二面的时候可以说:“上次跟XX经理聊,他说正在搭用户标签体系,我刚好做过RFM模型的项目……”这样既显得你认真准备了,又能体现你懂团队协作。
五、怎么选岗位
如果两个岗位都给了offer,从这几个方面想想:能学到啥稀缺技能,哪个岗位提升空间大;跟自己3年规划合不合,哪个更顺路;面试时感觉直接领导的风格,自己能不能适应;薪资结构怎么样,固定工资和绩效各占多少。
公司招人是为了解决问题。只要你能说清楚“不管哪个岗位,我都能解决你们现在最急的X类问题”,岗位名称不一样,反而能证明你适应能力强。投之前,最好在领英上看看目标团队最近半年在忙啥,把自己的能力和他们的痛点对上,这样比广撒网管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