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各地招聘活动火热开启,不少用人单位发布了最新的招聘启事。在毕业季来临之前,准毕业生们精心打磨着求职简历,希望尽早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简历中,实习实践经历成为大多数求职者的“必填项”和企业人事经理眼中的“加分项”。然而,获得一份亮眼的实习经历和求职简历并不容易。
很多大学生反映,找实习尤其是“高含金量”的实习很难,如果没有学校和师友亲朋的资源和介绍,自行寻找实习的成本很高,收获也很有限。
目前,头部企业实习机会有限,小企业的实习保障不完善,学生自行找实习时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此外,劳动力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存在的不规范经营、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等因素,都增加了学生找到有“含金量”实习的难度。
校企合作满足了很多职校学生的实习需求,但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尚不成熟。对企业来说,可能无暇专门设计、组织、安排大学生到岗实习,学校可以主动做一些工作。例如,邀请企业进校开展座谈,促进学生的实习需求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对接;设计与企业关系更紧密的创新型合作模式,开设更多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类课程,让企业课题走进课堂,帮助大学生走出校门。
学校应关注行业趋势变化、加强就业市场研判,在课程设计等方面精准对接就业市场人才不足的情况。同时,企业应为实习生的培养做好规划,签订实习协议,确保他们能真正学到本领、提高能力。
大学生要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通过参加线下招聘会、搜索线上信息等多种渠道积极寻找专业方向对口的实习,“不要过于迷恋大公司,可以适时选择中小企业实习,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