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拼体力,赚快钱。送外卖的收入弹性大,肯吃苦的话,一个月赚个一两万不是不可能。尤其是午晚高峰,单子多的时候跑得勤,收入确实可观。但这份钱挣得不容易,风吹日晒是常态,遇到恶劣天气更遭罪。而且现在平台规则严,超时、差评都可能扣钱,有时候跑一天,几个投诉就能让收入大打折扣。
开滴滴:时间自由,但压力不小。开滴滴看起来比送外卖轻松点,至少不用风吹雨淋,还能自己安排时间。收入方面,一天跑10小时,扣除油费、平台抽成,到手大概300500元,比外卖稳定些。但问题也不少——长时间开车对腰椎、颈椎不好,而且现在网约车市场竞争激烈,单子没以前好抢。如果是租车跑,还得算上租金成本,实际利润可能没想象中高。有个朋友跑了两年滴滴,他说最大的困扰不是累,而是“看不到头”。每天一睁眼就欠着车租,必须跑够一定单量才能回本,压力其实比上班还大。
关键问题:你能干多久?无论是送外卖还是开滴滴,本质上都是用时间和体力换钱,短期过渡可以,但长期做下去,身体和收入都可能遇到瓶颈。35岁转行,最怕的就是陷入“低技能循环”——干几年后发现自己除了跑单、开车,别的都不会了,到时候想转行更难。
所以,如果真要选这条路,最好同时做两手准备:利用空闲时间学点新技能,比如剪辑、运营、电商,哪怕考个证,也能多一条退路。看看能不能结合过去的经验转型,比如以前做销售的,可以试试保险、房产中介;做技术的,可以接点外包项目。考虑轻资产创业,比如社区团购、自媒体,成本低,风险可控,说不定能摸索出新方向。
别被焦虑绑架,出路不止这两条。很多人一被裁员就慌,觉得只能送外卖或开滴滴,其实未必。35岁的优势是经验和社会资源,完全可以尝试。销售类工作:很多行业看重人脉和沟通能力,中年转行反而有优势。自由职业:如果你有专业技能(设计、写作、编程等),接单平台能提供不少机会。考编或国企:虽然竞争大,但部分岗位对35岁以上仍然开放,值得一试。小本生意:比如摆摊、社区服务,投入不大,但做好了也能稳定赚钱。
心态调整:转型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35岁被裁员,焦虑很正常,但别让它困住你。我见过不少人,失业后反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路。关键是要保持开放心态,别觉得“送外卖丢人”或者“开滴滴没前途”。职业没有高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送外卖适合能吃苦、想短期多赚点的人,但要做好身体透支的准备。开滴滴时间自由,但收入有天花板,长期干可能面临职业瓶颈。无论选哪个,都要同步规划未来,别让自己困在体力劳动里。35岁不是终点,利用好经验和社会资源,完全有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职业转型从来不容易,但人生还长,别急着给自己设限。先稳住当下,再谋长远,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