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稳定是真稳定,但别指望发财。有个例子,有个人在体制内干了五年,工资从五千涨到八千,公积金倒是比工资还高,买房压力小很多。疫情那会儿,行业裁员裁得心惊胆战,他照样朝九晚五,周末雷打不动陪老婆孩子。但体制内也有憋屈的地方——晋升慢,一个萝卜一个坑,没背景的话,熬十年可能还是个科员。而且工作内容琐碎,写材料、填表格、应付检查,时间长了容易消磨斗志。
大厂呢,钱多但累,而且不稳定。我同学在头部互联网公司做算法,年薪四十万,但每天凌晨下班是常态,三十岁不到就查出颈椎病。更现实的是,互联网行业变化快,今天高薪挖你,明天可能整个业务线裁掉。35岁危机不是吓唬人的,我见过不少老员工被优化后,要么降薪去小公司,要么转行做自由职业。当然,如果你能力强、适应快,大厂确实能让你短时间积累财富和经验,以后跳槽或创业都有优势。
怎么选?关键看你的性格和人生阶段。如果你家境一般,急需赚钱,能吃苦,那大厂的高薪确实诱人,干几年攒够首付再考虑转型。但如果你身体一般、抗压能力弱,或者家里不指望你赚大钱,公务员的稳定和福利会更适合。
还有个现实问题:考公竞争太激烈了,几百人抢一个岗位是常事,全职备考压力巨大。而大厂也不是随便进,名校背景、实习经历、技术能力缺一不可。所以,与其空想哪个更好,不如先评估自己能不能拿到offer。
两种选择的人都有。先进大厂再考公的:攒够钱了,觉得太累,30岁前上岸,图个安稳。先考公再辞职去企业的:受不了体制内的慢节奏,跳出去拼一把,结果有人混得风生水起,也有人后悔。
说到底,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公务员不会穷,但也不会大富大贵;大厂能让你快速成长,但也可能透支健康。关键是你更看重什么——是安稳平淡的小日子,还是充满挑战但可能高回报的职业生涯?
最后建议:别光听别人说,自己去试试。投简历、参加公考,拿到offer再纠结也不迟。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复杂,有时候不是你在选工作,而是工作在选你。
无论选哪条路,保持学习能力才是关键。公务员别混日子,大厂别只会加班,让自己始终有选择的底气,才是真正的“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