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我判断
先确定自己的情况:硬实力包括专业,学历,实习经验,软实力包括性格,技能,天赋方向。这些决定了你职业的起点行业和岗位。
可以借助专业测试,结合自身实际感受来了解自己。在硬实力上,实习经历是重要的。同学们可以在空闲时间参与实习。软件如实习僧,智联招聘等,微信平台如蜜蜂实习校招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找实习的地方。
②了解职位
在了解自己之后,就可以开始了解工作并尝试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1.各类招聘软件。招聘软件里有职位最直观的职责,你可以对同一个岗位,从底薪看到高薪,从应届看到5年工作经验,基本知道这个职位的发展路径和能力要求变化。
2.校园举办的招聘会,已经参与工作的前辈,校友以及指导老师。
3.知乎等问答社区的经验分享。
③喜欢的生活方式
工作是人做的,职业规划的落点还是要回归你自己,你喜欢在职场乘风破浪,还是想要稳定简单,抑或做个自由职业者,这其实是你做职业规划全程都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我们需要搞清楚怎么样去定义应届生的身份。今年2023年7月毕业的全日制学历同学,不论你是专科、本科、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可以算是应届生,签了三方协议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因为三方协议只能算是就业的意向,而当你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正式的开始缴纳社保以后,才会失去你的应届生身份。
另外说一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信息,毕业后实际上是有两年的择业缓冲期的,这两年的时间里,如果说你没有任何的社保记录,依然可以算是应届生,也就是今年毕业的同学,你的应届生身份实际上是可以保留至2025年7月。
第二,应届生的身份为什么重要?在找工作方面,校招的难度是要远远低于社招的,作为校招生,你的对手是跟你一样零经验的同龄人,而社招则需要跟那些工作了很多年的职场老炮去比经验、比技能
另外,应届生身份也是进入体制的职场法宝,央国企每年也有八成以上的岗位是专门为应届生去准备。而在其他福利方面,像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应届生落户是最容易的,而一个工作了几年的人想要再去落户,那真的是比登天都难。如果说你是留学应届毕业生,那会更加的吃香,上海直接落户,全国买车免税,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最后,还有一些关于应届生身份的特殊情况。第一,在职研究生毕业后能不能算是应届生?答案是不能的。第二,有同学在读研期间,家里帮忙代缴社保了,怎么算?那你就要去看一下,你的社保代缴是挂靠在了某个公司,还是缴纳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如果说是前者,可以选择去联系社保中心进行退缴,这样你就可以保留自己的应届生身份,而至于后者,则不会对你的身份造成任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