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突然懵住呢?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身体先“怂”了。人一紧张,身体就自动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血液往四肢跑,大脑暂时“断电”,当然就想不出东西来啦。再加上有些人总想表现得太完美,反而一卡壳就全线崩溃。还有就是可能准备得不够充分,对公司、岗位了解不深,关键时刻就调不出“弹药”来。
那如果真的在面试中突然空白了,该怎么办?首先,停一下,做几个深呼吸:吸气四秒,停四秒,再慢慢呼气六秒——这个动作能帮你快速冷静下来。同时心里默念:“没事的,大家都这样”,别跟自己较劲,越自责越乱。
接着,可以大大方方请面试官重复一下问题,或者问“能给我半分钟想一想吗?”绝大多数面试官都会理解的。趁这个空档,赶紧在脑子里捋一捋大纲,或者记几个关键词帮自己回到正轨。
如果原来的思路彻底断了,不如换个方式讲。比如别直接回答,而是举个自己的例子;或者说你最近在怎样弥补某个不足——这样既真实,又能绕开卡住的地方。
如果真的完全不会,也别硬编。诚恳地说“这一块我确实还在学习”,但同时强调“我之后会怎么补上”。面试官往往更在意你的态度和学习能力,而不是你是不是什么都会。
等状态回来了,记得用微笑和眼神重新拉回对方的注意力。讲得慢一点,用“首先、然后”这样有层次的说法,会让你显得更稳、更有条理。
长远来看,预防肯定比补救更重要。平时多做一些模拟面试,自己录个音、录个视频回听回看,特别管用。针对你想应聘的岗位,提前整理一些行业信息、公司动态和自己的经历故事,有备才能无患。多练练表达能力,比如即兴讲一段、参加些讨论,慢慢就不会那么怕生了。
最关键的是,别把“卡壳”当成失败。面试官也是人,他们更想看的是真实的你,遇到问题怎么反应。哪怕有一瞬间空白,只要你处理得好,反而能变成展示你应变能力的机会。
面试是一个人和人的交流过程。准备得越充分,你就越有底气;越是能灵活应对,就越是从容。哪怕偶尔有点小插曲,也没关系,真诚和自信,比什么都强。
建议大家平时就准备好自己的“面试百宝箱”,把常见问题、关键词、成功案例都放进去,时不时练一练。准备好了,上场自然就不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