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得按标准来,别自己瞎发挥。日本的求职文件特别讲究标准化,一般都得遵循JIS规格。履历书常用A3纸,或者对折的A4纸,上面只写基本信息,像学历、工作经历、有啥资格证之类的,不用写太细。职务经历书就用A4纸,最多写两页,重点说清楚自己做过啥工作、有啥技能,还有为啥想找这份工作。有些公司还会要成绩单、证书复印件,这些都得按人家指定的顺序装订好,可不能随便乱塞。
内容得有逻辑,用事实说话,别光说空话。写工作经历的时候,不能只说“负责XX业务”,得用具体数据说说成果。比如“牵头做了XX项目,让销售额涨了30%”,就比“参与过XX项目”听着有说服力多了。技能部分最好分分类,像日语N1水平、Excel高级操作这些硬技能,单独列出来;团队协作、解决问题这些软技能,就结合具体例子来说。
求职动机这块很关键,不能笼统地说“你们公司名气大”。最好分三点写:为啥选这个行业(比如“觉得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很厉害,很有前景”)、为啥选这家公司(具体说说人家业务或者企业文化的优势)、为啥自己适合这个岗位(技能怎么匹配的)。
文化上的小细节得注意,别太直白,避免踩雷。日本职场不喜欢太张扬的,自我评价得客观。别说“我能力超强”,可以说“通过做XX项目,练出了高效执行和团队合作的本事”。说离职理由的时候,尽量说得中性些,比如“合同到期了”或者“想换个环境发展”,别抱怨以前的公司。薪资期望这块,除非公司明确问了,否则要么不写,要么就写“按公司规定来”。
小错误可能直接让你出局,这些得避开。照片:得是3个月内拍的正装证件照,尺寸3cm×4cm,白底或者浅蓝底,别P得太厉害,认不出本人就麻烦了。联系方式:电话号码得带国际区号,邮箱也得保证随时能收到消息,邮箱名别用太私人的昵称,显得不专业。日期:提交那天的日期必须写当天的,可不能一份简历改都不改就投好几家公司。文件格式:电子版最好用PDF,名字就按“姓名+应聘岗位”来。有些老派公司可能还得要纸质版,提前问清楚。
可以用些实用工具,帮你优化简历。像リクナビ、マイナビ这些求职网站,上面有标准模板,能免费下载。注册之后还能收到修改建议,能让简历更专业。有些平台还有性格测试(比如MBTI),结果可以拿来优化自我评价,显得更可信。
现在也流行电子化,得适应新变化。2025年估计更多日本公司会接受电子简历,但有些传统公司可能还是要求邮寄纸质版。投之前一定要确认好公司的要求,别因为格式不对被刷掉。
写求职意向书,既要符合标准,又得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建议多了解目标公司的文化,有针对性地改改内容。拿不准的话,问问职场前辈或者专业顾问,确保没啥问题。细节真的能决定成败,认真准备才能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