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得清楚,负能量是会传染的。有时候自己本来心情不错,被对方抱怨几句,不知不觉就跟着烦躁,这是大脑在悄悄模仿对方的情绪。所以别觉得“听听无妨”,好心情没必要为别人的消极买单。
从物理空间上做些调整能减少干扰。能换座位的话,就离爱抱怨的同事远些;换不了的话,办公时戴副降噪耳机,或者在桌上摆盆大点的绿植,既能稍作遮挡,也算是个小小的“隔离带”。对方过来想开口时,自然地起身说“去倒杯水”“取个文件”,次数多了,对方也能感觉到你不想深聊。
时间上也要把控,别让对方的负能量占用太多精力。可以每天选个自己不忙的时段,比如午休后十几分钟,专门应付这类闲聊,其他时候就专注工作。对方要是拉着你没完没了,笑着说“手头有个急活儿得赶,五点后再聊?”微信上收到连环抱怨,不用马上回,隔段时间简单说句“刚在开会”,慢慢对方就知道你不是随时能当情绪垃圾桶的。
听的时候别跟着陷进去,试着把抱怨引向解决问题。比如对方说“这任务完不成”,就问“哪些地方卡壳了?咱们想想办法”;对方说“没人帮忙”,就接一句“要不要我帮你问问XX部门?他们处理过类似的事”。这样既能把话题从抱怨拉到正事上,也显得你不是在敷衍。每次聊完,心里默念一句“这是他的事,跟我没关系”,别让负面想法在脑子里打转。
平时也可以定些小规矩,比如每周三下午专门留时间聊天,其他时候桌上放个“专注工作中”的牌子,暗示别人别打扰。自己也记记哪些时候容易被负能量影响,下次提前做好准备。
换个角度,还能把负能量转化成工作动力。比如发现爱抱怨的同事数据分析挺厉害,就当众夸一句“上次你做的报表真清楚,帮了大忙”,多给些肯定,对方可能就不那么爱抱怨了。也可以提议大家每天上班前花两分钟分享个好消息,或者组个小团队专门解决工作难题,慢慢把办公室氛围往积极里带。要是对方的负能量影响到整个团队,委婉跟领导提一句“最近大家压力大,要不要组织个小活动放松下?”
守住底线很重要,别被道德绑架。对方要是说“你连听我说话都不愿意,太冷漠了”,就平静地说“我不是不想听,只是帮你解决问题比光抱怨有用,你觉得呢?”每天花十分钟关注下自己的情绪,要是总觉得累、提不起劲,就出去跑跑步、跟朋友聊聊,或者找专业人士疏导,别硬扛。真要是对方的负能量躲不开,严重影响工作了,哪怕换个岗位、换个环境也没关系,毕竟自己的心情和工作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设情绪边界不是冷漠,而是保护自己的能量。职场里厉害的人,既能和大家好好合作,也能守住自己的好心情。不用不好意思,该拒绝就拒绝,该划清界限就划清,把精力放在该做的事上,工作才能更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