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工作经历时,都爱犯两个错:要么写得跟岗位说明书似的,干巴巴列一堆“负责啥”;要么说得太笼统,满篇都是“负责”“参与”,没一句实在的。这种描述HR一天看百八十份,根本记不住你。真正有用的写法,是用真事儿和数字说话,让HR一眼就知道“你到底干成了啥”。
就拿销售岗举例,普通写法是“负责客户开发和维护”,听着就没劲儿;但换个说法,“开拓华东区新客户,半年签了15家,季度销售额涨了40%”,不仅说清了做啥,还用量化证明了做得好——这才是HR想看到的内容。
写工作经历时,建议先一句话概括你的职位和主要活儿。比如“我之前是电商运营主管,管店铺日常运营、做活动策划,还带团队”,这样HR能快速搞懂你的角色。然后挑3-5个最拿得出手的成绩,每个都得说清结果,别含糊。
描述具体工作时,动词得用对——“优化”“提升”“搞定”比“负责”“参与”有劲儿多了。比如“我优化了产品详情页,把转化率从1.2%提到2.5%”,就比“我参与过页面优化”专业多了;再加上具体数字,说服力直接拉满。
数字真的是最好的证明,不管是销售额、用户增长,还是省了多少成本、提了多少效率,有数字就别用形容词。比如“我改了下流程,把订单处理时间从3天缩到1天”,或者“策划双十一活动,当天GMV破了500万”,这样说又简洁又有冲击力,HR一眼就有印象。
除了业绩,也可以说说你用了啥方法、会啥技能。比如“我先做了用户画像分析,找准了目标客群,最后让广告投放的ROI涨了30%”,这话不光说了成绩,还体现了你的专业能力。要是你带过团队,就说“我带8个人的团队,年度KPI超额完成了20%”,管理能力一下就显出来了。
还有,工作描述不是越长越好。与其把所有干过的活儿都堆上去,不如挑几个跟应聘岗位最相关、最能体现你本事的成就。投不同岗位,重点也得改:应聘管理岗,就多写带团队、统筹项目的事儿;应聘技术岗,就重点说专业技能和项目成果,别跑偏。
面试时说工作经历,还可以用“啥情况→我干了啥→最后咋样”的结构。先简单说下工作背景(比如“当时公司想拓新市场”),再重点说你具体做了啥(比如“我跑了20多个客户,做了3版方案”),最后用数字说结果(比如“最后签了8家,占新市场份额的30%”)。这样说既有逻辑,又能让HR感受到你的能力。
要是你想往上晋升,说工作经历时就得更侧重“战略层面”的贡献。比如“我牵头做了部门数字化转型,最后人效提了25%”,或者“我搭了个人才培养体系,一年提拔了5个骨干员工”,这类话能体现你更高的价值,让HR觉得“你能扛更重的活”。
最后必须提醒:所有描述都得真实!现在公司都做背景调查,你瞎吹“我带团队做了千万项目”,HR一查根本没这事儿,不光这工作黄了,还可能影响以后找工作,太不值了。不如在真实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成绩好好说说,反而更靠谱。
其实好的工作描述,就像一份精简的“成绩单”——既要让HR看到你的能力,又要突出重点。花点时间梳理下过去的经历,用真事儿和数字说话,求职时肯定能脱颖而出。记住,HR不想知道你“干过啥”,而是想知道“你能给我们公司带来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