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工作不合适”,但具体哪儿不合适又说不上来。要是只模糊地觉得“不适应”“没劲儿”,沟通的时候根本没说服力。建议花点时间理理问题,看看是岗位本身、团队氛围,还是个人发展出了岔子。
比如,招聘时说的工作内容和实际干的是不是一回事?面试时说主要做市场策划,结果入职后天天整理数据报表,这就是明显的岗位不对版。再比如,团队氛围是不是让人憋得慌?领导是不是总否定下属,同事之间是不是不配合?还有,工作内容是不是完全用不上自己的优势,甚至老干些没成长的杂活?
把这些具体问题列出来,别沟通时光抱怨“不适应”,得说清楚:“入职时说好负责方案策划,但现在80%的时间都在走行政流程,希望能调调分工。”
发现问题后,别急着找HR,更别带着情绪直接跟领导吵。最好选个轻松点的时机,比如刚做完一个项目,或者领导不忙的时候,坦诚说说自己的困惑。
可以这么说:“这阵子工作下来,发现有些地方不太适应,比如客户沟通占了大部分时间,我本来擅长的数据分析反倒没机会弄。不知道后面工作安排上,能不能调一调?”
要是直属领导态度开放,愿意调分工或提供支持,那问题可能就解决了。但如果对方敷衍,甚至觉得“新人就该多打杂”,那就要考虑要不要往上反馈,或者找HR说说。
跟HR谈的时候,重点说客观事实,比如:“入职时明确说双休,但这三周一直加班,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公司制度正规的话,HR通常会介入调整。但要是公司本身管理就乱,那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要是沟通完问题还没解决,就得考虑要不要继续待了。试用期离职其实比转正后容易,提前3天书面说一声就行,公司也必须结清工资。离职时注意几点:一是做好交接,别留下话柄;二是保留好加班记录、工作安排这些证据,以防公司拖欠工资;三是尽量好聚好散,职场圈子小,没必要闹僵。
当然,要是发现公司有大问题,比如长期欠工资、强制加班不给钱,甚至搞PUA,那就别犹豫,直接走,必要时还能申请劳动仲裁。
试用期本来就是双向选择,发现不合适很正常。关键是先冷静分析问题,试着内部沟通调整,实在不行就果断止损。很多人因为“已经干了几个月”“怕简历不好看”就勉强留下,结果反而耽误了职业发展。
职场虽说像战场,但也没必要硬扛。理性沟通、明确底线、做好两手准备,才能让自己一直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