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将达1158万人。 最近正是应届毕业生求职高峰,在求职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告诉小编:“我一定要去大城市,一定要去最火的行业。”但这样真的好吗?就业一定要去大城市吗?
在就业选择阶段,一些学生没有经过冷静思考,未能确定自己擅长和适合的就业领域,而是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参照身边同学朋友的就业路径,或简单借鉴某些“成功人士”的励志经历,只关注核心一线城市及热门行业的就业机会,对其他职业方向一概不予考虑。这种被动跟风式的就业选择,容易导致大学生就业缺乏稳定性,在初次就业后短期内重新择业的情况频发,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造成时间和经济等方面损失。
热门地区和热门行业能够吸引大量就业人员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和行业往往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可能存在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优越的薪资条件。但学生们应该认识到: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的贯彻落实,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一些非热门地区在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加持下,潜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任何行业发展都存在生命周期,即使是热门行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是有限的,当行业生产力过剩,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越发激烈,所谓的热门行业就可能进入衰减期,个人职业发展难免会受到限制。
因此,学生们需要以长远眼光谨慎选择就业道路,避免过度追求热门地区和热门行业。要在充分认识个人兴趣爱好、专业和技能特长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行业发展规律,认真分析新经济、新业态中可能蕴藏的就业机遇,主动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就业发展道路,持续努力,进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