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用期长短由合同期限决定
很多人以为试用期长短是公司随意定的,其实法律早有明确规定。如果你的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到一年之间,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合同,试用期上限是两个月;如果是三年以上的长期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也绝对不能超过六个月。
这里要特别注意:完成某个项目的短期用工(比如装修工程)、合同期不满三个月的临时工,公司是不能约定试用期的。有些公司会在员工离职后重新招用时再次约定试用期,这也是违法的——同一家公司对同一个员工,一辈子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二、试用期≠“廉价期”
有些公司把试用期员工当成“临时工”,克扣工资或是不交社保,这都是违法的。法律明确规定,试用期工资不能低于转正工资的80%,也不能低于公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80%,更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比如你转正后月薪1万,试用期至少得拿8000元;但如果当地最低工资是3000元,而公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只有3500元,那你的试用期工资也不能低于3000元。
另外,试用期也是正式的劳动关系,公司必须给你缴纳社保(五险一金)。如果公司以“试用期不交社保”为由拒绝缴纳,你可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三、公司不能随意开除试用期员工
不少人误以为试用期内公司可以随便辞退员工,其实不然。除非你能证明员工确实不符合录用条件(比如明确约定了业绩标准但未达标),或者员工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否则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就属于违法解除。如果公司拿不出证据,员工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索要赔偿金。
四、违法试用期的代价很严重
如果公司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比如一年合同却约定三个月试用期),超出的部分无效。员工不仅可以要求按转正工资补发差额,还能主张赔偿金。举个例子:两年期的合同违法约定了六个月试用期(按规定最多两个月),超出的四个月公司得按转正工资标准赔你四个月工资。
五、遇到问题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公司的试用期约定有问题,比如超期、工资不达标、不缴社保等,建议先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可以先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公司坚持不改正,你还可以起诉要求赔偿。
对企业来说,试用期管理也要合规。与其冒险违法约定试用期,不如通过绩效考核来评估员工表现;对于二次入职的员工,可以用“考核期”代替试用期,避免法律风险。
总之,试用期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要清楚这些法律红线。只有合规操作,才能减少纠纷,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