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需要渗透测试?
如果不能确定防火墙、IDS、文件完整性监控等风险减缓控制的实际效果,那么就应当进行渗透测试。虽然漏洞扫描(脆弱性评估)能够发现各个漏洞,但是渗透测试则会验证这些漏洞在实际环境里被利用的可能性。
有些观点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安全评估重复性很高,只是同义词而已。这种观点绝对有误。合格的安全顾问会根据客户的商务需求,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安全评估向顾客推荐,绝对不会把不同类型的安全评估混为一谈。然而,仔细核实安全评估项目的内容和做出最终决定确实是顾客的责任。
渗透测试的价格比脆弱性评估的价格要高。
安全测试方法论
为满足安全评估的相应需求,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多种开源方法论。无论被评估目标的规模有多大,复杂性有多高,只要应用这些安全评估的方法论,就可以策略性地完成各种时间要求苛刻、富有挑战性的安全评估任务。某些方法论专注于安全测试的技术方面,有些则关注管理领域。只有极少数的方法论能够同时兼顾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在评估工作中实践这些方法论,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各种测试,以精确地判断被测试系统的安全状况。
推荐几种著名的安全评估方法论。下面将重点突出这些方法论的关键特征和优势,希望它们能够帮助您拓宽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评估的视野。
开源安全测试方法论
信息系统安全评估框架
开放式Web 应用安全项目
Web 应用安全联合威胁分类
渗透测试执行标准
上述这些测试框架和方法论,都能够指导安全人士针对客户需求制定最得当的策略。其中,前两个方法论所提供的通用原则和方法,几乎可以指导面向任何类型资产的安全测试。由OWASP(Open Web Application Security Project)推出的测试框架主要面向应用安全的安全评估。PTES(Penetration Testing Execution Standard)能够指导所有类型的渗透测试工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状态本身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而渗透测试只能够获取目标系统在被测试的那一时刻的安全状态。在测试的过程中,哪怕被测的信息系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安全测试的全局工作,从而导致最终的测试结果不正确。此外,单一的测试方法论并不一定能够涵盖风险评估工作的所有方面。而拟定适合目标网络和应用环境的最佳测试策略,确实是安全审计人员的职责。
安全测试的方法论有很多。要选取最佳的指导理论,就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果的因素。所以,评估策略的筛选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包括与目标系统有关的技术细节和各种资源、渗透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目标以及法规问题。以业务的角度看,效果和成本控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