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有一个毕业季的到来,一大批应届毕业生即将进入社会,三方协议也更多的被提及,很多学生都不清楚三方协议是什么,这里就分享关于三方协议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1、三方协议是什么:
三方协议,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缩写,是教育部颁发的一份文件,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都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从签订合同之日起,一直到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报道为止,都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这份协议将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可以解决毕业生的户籍、档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简而言之,三方协议就是公司,学生,以及学校之间,关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所签订的一份合同,并且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
2、三方协议约束人群:
学生、企业、学校。
3、三方协议形式:
“三方”通常是一式四份,分别是:一份是用人单位,一份是认证注册单位(就业中心),一份是所属院系,一份是毕业生本人。
4、三方协议有效期限:
签约开始——毕业后到用人单位报到为有效期。
5、三方协议特点:
它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有关,对大学生的某些权利具有制约作用,但并不等同于雇佣关系。现在能给学生办理户籍和档案的公司并不多,而且这两年也有不少公司违约劝退也挺多。所以,三方实质上还是对学校的就业率更有帮助。。
6、三方协议违约金:
一般来说,3000-5000元之间,一般不超过5000元,但一些特别的岗位,可能会更高一些。没有标记的话,就不用担心被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