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这行当门槛不高,好多失业的人都把它当成临时落脚的地方。数据说,2025年全国骑手都超过1500万了,比前几年翻了好几番。人多了,单子却没见多多少,平台自然就有底气压价。现在常能看见几十号骑手抢一单的场面,那竞争激烈得让人心里发紧。杭州有个“单王”,每天干十八个小时,最后累倒在岗位上,这样的事,不就是行业卷得太厉害的真实样子嘛。
平台手里有两样“法宝”,把骑手们逼得进退两难。一方面是算法,总在优化配送时间,把每单的时限压到不能再压,超时就得扣钱。为了不被罚,骑手们只能闯红灯、逆行,路上的风险别提多大了。另一方面是低价竞争,配送费一降再降。美团搞的“拼好饭”那些低价套餐,把每单的配送费压到一两块。骑手挣不着钱,服务质量自然就下来了,现在好多骑手都懒得送上楼了。商家也难,为了顾住成本,要么用便宜食材,要么少给点分量,最后坑的还是吃外卖的人。
外卖市场基本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占着,商家和骑手想讲价都没底气。2020年的时候,好多地方的餐饮协会联合起来,呼吁平台降点佣金,最后也没啥下文。现在的骑手,比以前多跑三分之一的单子,收入反倒少了三成。这么一来,骑手能挣到钱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大的经济环境变化,也让这行的日子更难了。大家花钱更省了,更多人愿意买便宜外卖,平台就趁机搞各种补贴吸引用户。可这些补贴总得有人担着,骑手就成了最直接受影响的。单价越来越低,失业的人还一个劲往里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人越多,单价越低;单价越低,反倒有更多人愿意来干。
要想走出这个困局,得大伙儿一起使劲。监管部门该好好管管平台,让算法透明点,保障骑手的基本权益。骑手们也得有更有效的组织方式,一起商量着争取合理的待遇。咱们消费者呢,追求低价的同时,也得明白好服务是需要合理成本的。平台那边,也该想想更健康的赚钱方式,别总想着压榨骑手和商家。
从八块到三块的单价变化,其实藏着整个行业发展的问题。要是一直这么恶性竞争下去,最后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让干活的人有尊严地工作,让服务回到它该有的价值上,这外卖行业才能长久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