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连简历关都没过,通常等个三到六个月再试比较合适。这种情况多半是简历跟岗位不够匹配,或者某些硬技能暂时没达标。这几个月正好可以用来补补课,学点新东西、做一两个相关项目,把新收获写进简历里。只要那个岗位还在招,完全可以再试试。
如果已经走到面试环节却被刷下来了,建议等半年到一年。面试没过关,往往说明在某些能力或临场表现上还有差距。这时候别急着投,先静下心来想想哪里不行,缺啥补啥。比如做技术的可以多做项目积累经验,做业务或管理的可以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没有真正的进步,短时间内反复投也是浪费时间。
有时候被拒是因为工资要高了,或者学历、工作经验这些硬条件暂时不够。这种情况不用硬等,但必须等你把短板补上。可能是调整了薪资预期,也可能是去进修了一下、多攒了点经验。等你觉得条件差不多了,就可以再次出手。
有些情况也可以灵活点。比如有些岗位一直招不到人或者特别急招,如果你发现他们还在拼命招,间隔可以缩短点;如果有朋友帮你内推,或者听说招聘团队换人了,那也可以抓住机会再试一次。
第二次投之前,一定得好好准备。首先简历和求职信得重新弄,加上你最近做的项目、新学的技能,最好有些具体的数据和成果。如果你能在求职信里提一句一直很关注这家公司,并且自己这段时间有哪些进步,对方是能感受到你的诚意的。
还要突出你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如果你注意到公司业务有调整,可以强调你新学的相关技能,说明你更适合他们现在的需求。对公司近期的动态有些了解,聊起来也会让人觉得你是真心想来。
当然也得做好再次被拒的心理准备。找工作本来就是双向选择,没成功不一定是你不行,可能只是暂时不太合适。保持积极的态度很重要,有时候对方反而会因为你的坚持和进步而重新考虑你。
有些雷区得避开:别一两个月内反复投同一个岗位,尤其在你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这只会让人烦;也别用一模一样的简历和材料,那等于告诉人家你原地踏步;再失望也别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吐槽,行业圈子很小,保持专业形象不吃亏。
说实话,被拒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重要的是利用这段空档期让自己变得更强。公司往往更看重一个人的成长潜力、适应能力和对公司的真心。当你带着新的本事和更好的状态再次出现时,之前的拒绝说不定反而会成为你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