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准备,心中有数。预算永远是第一位的。通常建议将预算分为三部分:20%留给硬菜撑场面,50%用于常规菜品,30%留给酒水饮料。如果预算紧张,可以考虑自带酒水,把省下的钱用在菜品上。了解客人的饮食习惯很重要。是否有忌口?偏好什么口味?比如接待广东客户,可以多点清淡鲜美的菜;招待四川客人,适当加一两道麻辣菜会更贴心。宗教禁忌更要特别注意,比如穆斯林不吃猪肉,素食者需要专门安排。
提前考察餐厅也很关键。询问当季推荐菜或隐藏菜单,有些餐厅的特价菜性价比很高。避免点"时价"海鲜,容易超支。如果宴请人数多,可以协商套餐或赠送菜品,很多餐厅经理都愿意配合。
点菜策略:少而精,巧搭配。菜品搭配讲究层次感。通常可以安排两道硬菜定基调,比如清蒸石斑鱼或红烧鲍鱼;搭配三道餐厅招牌菜展现特色;再配五到六道荤素相宜的配菜,注意要有汤和主食。先点主菜是个聪明做法。把最贵的菜品确定后,其他菜品的价位和风格就更容易把握。比如主菜选了海鲜,配菜就可以偏向清淡时蔬;若是肉类主菜,可以搭配些开胃小炒。 准备一两道有故事的菜品能为宴请加分。比如餐厅的获奖菜、传统名菜,或是当地特色,上菜时简单介绍,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展现用心。
引导点菜需要技巧。当客人点菜时,可以适当给出选择范围:"这道东海大黄鱼和雪花牛肉都是今天的推荐,您看更中意哪样?"这样既尊重客人,又能把控价格区间。 应对突发情况要灵活。临时增加客人时,优先考虑加量不加菜;若有人爽约,及时调整未制作的菜品。点完菜后不妨说一句"先上这些,不够再加",既显得大方,又预留调整空间。
细节处能省下不少开支。凉菜可以选拼盘代替单点,主食选择可分食的炒饭或点心,自带酒水要提前确认开瓶费是否合理。这些不起眼的小节,累积起来可能就是一笔可观的节省。
需要避开的雷区。商务宴请最忌打肿脸充胖子。明明预算有限却硬要点名贵菜品,不仅让后续报销困难,还可能给客人留下不实在的印象。敏感食材要绝对避免。保护动物、争议性食物都不要碰,劝酒也要适可而止。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注重健康,准备些无酒精饮品反而更显周到。
最后确认环节不可少。点完菜一定要征求主宾意见:"您看这样的安排是否合适?"这是基本的礼仪,也能避免点错菜的尴尬。
真正的商务宴请,不在于花了多少钱,而在于是否让客人感受到诚意。把预算用在刀刃上,在细节处体现用心,远比单纯追求高档更重要。记住,灵活应变和真诚待客,才是商务接待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