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自己领导力咋样,先看看目标管理能力。厉害的管理者不光会定目标,还懂怎么让团队打心眼儿里认这个目标。有些管理者就爱直接甩任务指标,结果执行的时候处处碰壁;而真正高效的领导,会花时间跟团队聊,让每个人都明白这个目标有啥意义、值不值得拼。看看团队对目标的反应,大概就能知道目标传达到位没。
决策能力也是块试金石。碰到复杂事儿,有的管理者犹豫不决,好机会就这么溜走了;有的又拍脑袋决定,最后麻烦一堆。想知道自己决策水平咋样,有个简单法子:回头看看过去三个月的重要决定,数数执行效果咋样、团队反馈好不好。要是多数决策都达到了预期,团队也认可,那说明决策能力还不错;不然就得好好想想,做决策的时候是不是哪里出了岔子。
团队管理能力好不好,从日常运作就能看出来。任务分配合不合理,别光凭自己感觉,得看团队实际运转情况。要是总出现有人忙得脚不沾地、有人却闲着没事干,或者重要活儿总落在固定几个人身上,那说明分配机制该改改了。跨部门协作顺不顺畅也是个重要指标,要是项目总得高层出面协调才能推进,多半是管理者协调能力不够。
团队氛围是最直观的体现。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大家会主动出主意、想办法,遇到困难也愿意一起扛。要是团队开会总就那么几个人说话,或者成员之间互相不信任、不配合,管理者就得好好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了。员工走得多不多也得留意,尤其是核心员工稳不稳定,往往能反映出团队管理的真实水平。
想知道真实情况,得多渠道了解。自己琢磨是基础,定期回想一下关键的管理事件,分析分析当时咋处理的、最后效果咋样。但自己看自己难免有盲区,所以还得听听外人的看法。找几个信得过的同事好好聊聊,说不定能发现自己没注意到的问题。360度评估工具能给更全面的反馈,但得选对时机和方式,不然人家可能不说实话。
量化的指标也不能忽略。团队的业绩数据、项目完成率、客户满意度这些硬指标,都是管理能力的客观反映。把这些数据跟同级别的团队比比,或者看看它的变化趋势,就能帮管理者找到问题在哪儿。比如连续几个季度都没完成目标,可能是目标定得有问题,或者执行监督没到位;员工满意度调查里得分低的项,往往就是管理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发现问题后,改进得讲策略。自己擅长的地方要继续下功夫,把长板做得更长。比如擅长带新人的管理者,可以建个更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把这个优势变成团队的竞争力。对于自己不擅长的,得定个具体的提升计划。沟通能力不行,就从定期跟下属一对一聊天开始练;决策总出错,就试试列个决策清单,再给自己定个决策时限。
管理能力的提升得持续投入。看看其他优秀管理者是咋做的,学着点,但得结合自己的情况消化吸收,不能照搬。管理工具的选择也很重要,团队大小不一样、业务阶段不一样,适合的管理方法也不一样。最关键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把每次管理中遇到的挑战都当成学习的机会。
管理能力的成长就跟健身似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见效果,但只要方法对、能坚持,肯定能看到进步。建议从今天开始记管理日志,把关键的事儿和自己的反思记下来,三个月后再回头看,就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每个厉害的管理者都经历过这个过程,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并且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