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身份证号,通常也有正当理由。入职前得核实身份,防止有人冒名顶替,这是法律规定的。像财务、金融或者跟安保相关的岗位,企业按规定得做背景审查,查信用记录或者有没有违法犯罪情况。真要是录用了,办社保、公积金还有个税申报,也离不了身份证号。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说,这种要求其实挺必要也挺合理的。
但实际中的风险也不能不防。最让人担心的就是信息泄露。要是企业的数据库安全没做好,或者被黑客攻击了,身份证号这些敏感信息很可能就被偷走了。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用来非法办贷款、注册手机号,甚至伪造身份。另外,极少数不正规的企业,可能会把求职者的信息卖给别人,或者用来搞营销推广,结果就是个人老被骚扰,甚至被骗。身份证号跟银行账户、社保、信用记录这些都绑在一起,一旦泄露,后果可能挺严重的。
遇到这种情况,求职者得理性点,不用太恐慌,但也不能大意。可以先对企业做些基本了解,通过官方渠道或者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查企业的资质和口碑。填信息之前,留意一下网站是不是用了HTTPS加密,浏览器地址栏有个小锁标志,这就是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正规的网申平台一般都会明确公示《隐私政策》,说明收集信息的目的和用在哪儿,如果完全没这些说明,就得多留个心眼了。
要是实在不放心,也可以直接联系招聘企业的HR部门,问问身份证信息具体用来干嘛,有哪些保密措施。正规企业的HR通常都会解释清楚,也会给些保证。在不是非填不可的环节,比如刚开始申请的时候,可以试着先提供部分信息,等进入后面的环节再补全。如果需要上传身份证复印件,不妨在上面注明“仅用于某某公司求职使用”,虽然不能完全防止被滥用,但多少能起点警示作用。
除了事前防范,事后监测也挺重要的。建议定期查查个人信用报告,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借贷记录或者新开的账户。一旦发现信息被滥用了,要保存好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网申的时候要不要填身份证号,得看具体情况。选正规可靠的企业,了解清楚信息收集的目的,再采取些适当的防护措施,都能帮着降低风险。别因为太担心而错过好工作,也别因为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保持警惕,理性判断,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