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这协议到底作不作数。不是所有员工都会被竞业限制管着。按法律说,只有公司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或者接触到商业秘密的员工才适用。要是你就是个普通岗位,公司非拿着协议限制你,大概率站不住脚。另外,协议条款也得合理才行——比如限制时间超过两年,补偿金没说清楚,或者禁止的行业范围太离谱(比如“整个互联网行业都不能去”),这些情况都可能让协议部分甚至全部失效。
公司不给补偿金,协议可能就白签了。竞业限制不是只约束员工,公司得按月给补偿金,一般是你离职前工资的30%-50%。要是公司超过三个月没给钱,你书面通知一声,就能解除协议。实际中好多人不知道这点,白白被限制一两年。建议离职时就把补偿金怎么付说清楚,银行流水这些证据留好。一旦公司拖着不给,先发个催告函,等满三个月还没动静,这协议就不算数了。
怎么在不违约的情况下找到新工作?要是协议确实有效,又不想惹上官司,那就换个求职方向。比如你之前做电商运营,竞业限制可能只针对直接竞争对手,那你转去做线下零售或者跨境业务,一般就不算违约。要是实在想去竞业范围里的公司,可以试着跟前公司商量商量,比如缩短限制时间,或者缩小禁止的范围。有些公司要是觉得你去的岗位威胁不到他们,可能也就通融了。
真不小心违约了该咋办?要是已经进了竞争公司,赶紧跟前公司沟通,别让事情闹大。违约金也不是公司说多少就多少,法院一般会按实际损失来判。要是前公司狮子大开口,你可以申请调低。但最好还是入职新公司前就搞明白限制范围,别让自己被动。
竞业限制期间能干点啥?就算暂时去不了同行,也能趁这段时间提升技能,或者找找新方向。比如考个行业相关的证书,试试自由职业,或者去关联行业攒点经验。有人从互联网跳到传统行业做数字化转型,反倒打开了更宽的路。
竞业限制不是职业的终点,反倒是重新规划的机会。只要把法律边界搞清楚,灵活应对,就能在合规的前提下找到新出路。必要的时候问问专业律师,能少走很多弯路。